浅析学前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路径

作者: 沈阳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感知周围、接触并理解新鲜事物的阶段。在学前教育中,开展安全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识别潜在的危险,而且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将安全意识的培养纳入教学基本内容中,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学前教育;情境创设;安全意识

作者简介:沈阳(1996—),男,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东幼儿园。

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判断与规避风险的能力。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幼儿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因此,教师可以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同时,针对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创设打闹情境,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缺乏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无法把握嬉笑打闹的程度,在游戏活动中,可能会不小心伤到他人。教师可以在安全教育课堂中模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打闹的情况,教育幼儿学会自我保护,了解娱乐和打闹的界线,学会稳定情绪,保持镇定。教师先创设情境,引入案例背景:“某一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在做游戏,小红和小明争抢着玩旋转滑梯,小明仗着自己力气大,总是把小红推走,只顾着自己玩,于是两个人发生了争吵。”在幼儿了解案例后,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大家认为应该怎么处理呀?”有的幼儿心直口快地回答:“应该好好评评理,谁动作快就谁先玩。”还有的幼儿认为:“大家都是同学,也是朋友,应该相互理解,相互谦让,一个一个排队玩。动手推人是不对的。”大部分幼儿认为不能动手,应该谦让有礼。教师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大部分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也意识到了和朋友相处应该谦让。但是,同学们在这个打闹案例里没有注意到安全问题,如果在滑梯上打闹推搡,不小心把同学推下滑梯,可能会酿成大错。所以大家在娱乐活动中要首先保障安全问题,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找老师。”教师为幼儿展示幼儿园里滑梯的图片,然后用红笔圈出几处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这里是镂空的塑料板,栏杆比较矮,大家玩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在这里打闹。”教师做完介绍后,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有的幼儿说:“我认识到了在幼儿园做游戏的时候要遵守规则,不能在滑梯上打闹。如果遇到其他同学吵架打闹,不能不管不问,要帮他们找老师解决问题。安全是第一位的。”

教师创设打闹情境,可以加深幼儿对打闹分寸的理解,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了解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处理。教师在安全教育课程中还要帮助幼儿树立文明游戏的意识,增强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安全感,营造友善和谐的班级氛围。

二、创设迷路情境,培养幼儿求救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比较依赖家长和教师,当幼儿迷路或走失时,幼儿可能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慌乱,自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因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迷路情境,帮助幼儿在特殊情况下找到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掌握求救的方式,保障自身安全。教师创设情境:“有一天,小张和妈妈出门逛街,小张看到路边有人卖玩具,就停下来看了一会儿,等他反应过来时,发现妈妈没有注意到自己停下来,已经走远了,这时小张才发现自己迷路了。”在导入情境后,教师给幼儿预留十分钟的讨论时间,让幼儿分组讨论迷路时应该怎么做。有的幼儿回答:“我们小组认为迷路了应该找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是值得信任的人,可以帮助迷路的小朋友找到家人。”有的幼儿回答:“我们组认为小张可以先在原地等一等妈妈,说不定妈妈意识到了就会回头找他。”教师听了几个小组的回答,肯定了幼儿的想法:“大家都讨论出了一些有用的方法。我们如果迷路了要先保持冷静,观察周围环境,在马路上可以找交警叔叔帮忙,在公园可以找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帮忙,遇到陌生人搭讪不要完全信任,要有自己的判断,或者走到人多的地方等待家长。”接着,教师介绍了容易迷路的地点,包括交叉十字路口、菜市场、百货商场、公园、动物园、游乐场等。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统计班上拥有电话手表的幼儿人数,向幼儿普及电话手表的一键拨号、定位和报警功能,帮助幼儿熟练使用电话手表。教师还可以组织“传递闹钟”小游戏,让幼儿传递闹钟,一旦闹铃响起,拿到闹钟的幼儿就要立即背出家长的姓名和电话信息,随着难度升级,教师还可以加上家庭地址等信息,让幼儿记住家庭的重要信息。

教师创设迷路情境,可以提高幼儿对外界的警惕性,让幼儿了解常用的求救号码,记住家庭住址、父母电话等重要信息,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创设溺水情境,培养幼儿急救意识

幼儿缺少生活经验,缺乏对危险的判断和排查能力。在炎热的暑假,幼儿可能会接触清凉、危险的野河。因此,教师可以在安全教育课堂上融入假期安全内容,介绍常见的危险地区和实用的溺水急救知识,提升幼儿的自我防御和保护能力[2]。在溺水急救课程上,教师播放一段钱塘江的视频,让幼儿认识到表面平静的江水下可能暗潮汹涌,培养幼儿判断危险河湖的能力。接着,教师展示野河的图片,告诉幼儿:“如果大家在旅游或者回家乡时遇到这种周围人烟稀少、没有防护措施的野河,要及时远离,避免脚底打滑而跌入河中。”教师在告知幼儿野河的危害后,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合作,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溺水急救知识。教师向幼儿介绍:“如果自己落水了不要慌张,要减少肢体猛烈挣扎的次数,因为过度的挣扎会耗尽体力。大家可以屏息凝神,双手抱胸,让身体自然上浮,等待救援。”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配合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真正掌握溺水急救知识。教师还为幼儿介绍了遇到他人落水的情况:“大家如果偶遇他人落水,先不要慌张,千万不能盲目下水搭救别人,因为大家还很小,不仅可能没办法救出落水的人,还可能会导致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大家要及时拨打110和120,跑到周围呼喊大人前来帮忙。在等待援助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把周围可以用的木板、树枝、竹竿等抛给落水者,还可以简单传授让身体上浮的技巧,尝试让落水者自救。”

教师创设溺水情境,可以让幼儿准确识别暗藏危险的河湖地带,激发幼儿学习游泳的兴趣,让幼儿树立在有人监管的地带合理戏水的意识,主动规避风险,增强自身安全意识。

三、创设地震情境,培养幼儿防震意识

中国部分城市位于地震带上,如果幼儿缺少防震知识,可能会在地震发生时惊慌失措、到处乱跑。因此,教师可以向幼儿传授防震的知识,让幼儿防患于未然,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升幼儿的防灾能力。

教师先给幼儿观看地震的相关影片,帮助幼儿建立对地震的初印象,然后向幼儿介绍:“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在地震来临前,动物会比人提前感知到地壳的变化,容易出现惊惶不安和四处乱窜的情况,地面会出现地雾,然后楼宇和地面会发生晃动,形成巨大的裂缝,这时,同学们如果在学校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撤离。”教师强调:“地震会有几次不同程度的震动表现,在地壳剧烈运动期间,同学们可以躲在课桌下,或者紧贴讲台蹲下,双手抱头,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安全的三角区。在第一波剧烈的地震过去后,同学们可以听从老师指挥快速撤离现场。”这时,有的幼儿提问:“如果我们在家里怎么办呢?”教师回答:“地震的状况变化莫测,如果大家在家遇到地震,千万不能坐电梯,可以选择躲在家里的卫生间或厨房里。鉴于大家年龄小,逃生速度较慢,要谨遵先躲后撤的原则,远离家里的吊灯等,尽量蹲着或趴着,躲在家中的衣柜或坚硬的桌子下,等第一阵地震过去,再视情况逃生。”然后,教师投影展示户外地震的情况,用红笔圈出商业街上的广告牌、自动售货机、柱子以及玻璃门窗等,提醒幼儿这些物品在地震时很容易碎裂或坍塌,非常容易误伤周围的人。防震知识比较琐碎,教师可以将其编写成一段顺口溜,用顺口溜帮助幼儿回忆并掌握基本的防震知识。

教师创设地震逃生的情境,可以让幼儿树立基本的防震观念,初步掌握避险和逃生的技能,辨析不同状况下的逃生方式,选择防震的最优解。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在特殊情况下统筹管理,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还有利于提高幼儿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创设火灾情境,培养幼儿防火意识

幼儿年龄尚小,缺乏对火灾的全面认识,不具备火灾下的逃生自救能力,遇到火灾时的状况是不可预料的[3]。为了提升幼儿的自我防范和保护能力,教师可以在安全教育课堂上创设火灾情境,让幼儿充分意识到身边存在的火灾隐患,以及发生火灾的基本自救措施,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师可以先给幼儿科普预防火灾的小知识,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宣传厨房安全的重要性,简单排查家中的安全隐患。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家中厨房存在的火灾安全隐患可能比较多,比如油烟机和墙面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会残留油垢,导致火灾。并且家里厨房空间狭小,电器、电线多,可能会导致电路问题,引起失火。”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厨房失火的原因后,可以为幼儿介绍火灾逃生方法。教师可以在班上安排火灾逃生演习,将教室的前后门打开,让幼儿弯腰低头,让前三排的幼儿从前门快速撤离,让后三排的幼儿从后门快速撤离,让所有幼儿在楼梯口汇合,形成两列队伍下楼,在操场集合。教师在幼儿队伍末端进行管理,防止幼儿出现推搡和踩踏情况。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秒表计时,保证幼儿在三分钟之内能够全部撤离,并且通过反复训练提升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执行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幼儿在几次合理有序的消防演习中能够形成肢体上的惯性记忆,提高思维和反应的警觉性,增强自身防火的安全意识。

教师创设火灾逃生的情境,不仅可以向幼儿传授实用的火灾逃生技能,还可以让幼儿了解常见的火灾安全隐患,提高幼儿的警惕性,提升幼儿的防火安全意识。

结语

总之,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中不仅需要提醒幼儿日常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还要为幼儿介绍基础的自然灾害常识,帮助幼儿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准备,减少幼儿内心的恐慌感。在学前教育阶段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既能保障幼儿自身的安全,又能提高幼儿园处理特殊情况的效率,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冰清.自然、自主、自得:自然生长理念下幼儿园教育情境的创设与实践[J].幼儿100(教师版),2023(3):33-35.

[2]杨慧.幼儿园安全教育微课设计流程与制作方法分析[J].家教世界,2023(3):34-35.

[3]张寒,梁羽燕.科学设计微课,为幼儿安全保驾护航[J].安徽教育科研,2022(31):110-11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