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审辩式阅读教学的有效应用

作者: 梁苏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阅读能够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也能够丰富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审辩式阅读教学,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与深入阅读的能力。文章分析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审辩式阅读教学的三方面策略。

【关键词】审辩式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应用

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感悟能力会得到锻炼,学生的心灵也会随之成长。崔峦认为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情况),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在审辩式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基于课文内容一步步进行深层次的推理与判断,达到深入理解文章内涵的目的,阅读的价值也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一、重视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审辩式阅读

(一)对话式课堂

要设计审辩式阅读课堂,教师需要充分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为了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以创设对话式课堂,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审辩式阅读,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思考能力提高[1]。

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对话式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阅读课文的预习作业,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正式的课堂上,教师要多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对于这篇课文内容的看法。比如教师可以提问:“这篇课文介绍了很多关于鸟类的知识,老师想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什么鸟呢?有没有见过和课文中的描述类似的鸟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文内容,并据此进行讨论。为引导学生深度分析课文内容,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读过课文之后,你们认为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好吗?”

在创设对话式课堂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全面的认知与了解,明确学生的学习现状与特点,和学生平等地对话。与此同时,教师应设计有趣的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和学生完成高效、有意义的课堂对话。

(二)启发式问题

审辩式阅读教学课堂应建立在问题之上,而设计合理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是引导学生进行审辩式阅读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考虑清楚如何在课堂上以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多方面思维能力。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选择学生容易忽略的重要内容,并融入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近的内容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有参与互动的动力,同时将原本复杂的内容清晰化、简单化,确保学生能够据此完成审辩式阅读[2]。

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在备课环节设计启发式问题,并在合适的时间节点提问。这是一则叙事性较强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根据这则故事的时间结构与描写手法设计问题,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多次提及‘大年夜’这个时间点,为什么作者要将这个故事安排在这一天呢?这一天对小女孩来说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回答问题,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思考情况,在学生遇到瓶颈时,适当给予学生提示,让学生有方向地动脑思考。同时,教师也应注意提问的语气,避免态度过于生硬招致学生反感。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为此,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认知存在冲突的内容或者学生容易忽略的内容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对深度阅读的兴趣,随后预留一定的思考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完善自身的思维和逻辑。

二、打造趣味课堂,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一)可视化教学内容

在审辩式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先带领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对文章有全面的认知,方能带领学生正式开始审辩式阅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含义,为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原本学生只能靠想象理解的场景、意境,以图片或是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抽象、概念化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沉浸在课文营造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切实理解课文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在展示可视化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清晰地把握课文的整体脉络,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结构与内容的掌握程度,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与信息概括能力[3]。

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篇课文精妙的逻辑结构。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可能无法完全理解这篇文章的逻辑结构,明确田忌赛马的流程。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展示一张赛马流程图,让学生理清思路,清晰地感受到田忌在赛马时的巧思。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可视化教学,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确切的认知,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抽象内容,并据此对文本内容进行独立思考。

(二)组织辩论活动

审辩式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自主探索之后,教师可以组织辩论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组织辩论活动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地倾听和分析对方的观点,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针对“普罗米修斯是否真的犯了错”这一问题组织小型辩论会。在这场辩论中,正方学生可以“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取得生命之火,并没有错”为论点,反方学生的论点则可以是“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行为违反了规定,他犯了错”。这样的辩论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审辩式阅读教学的作用,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学生能在准备辩论内容时进行辩证思考,在辩论的过程中了解他人的思考方式,对课文内容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习惯。

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尚有待提高,为确保学生顺利完成辩论任务,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找到深入分析、探究的方向,有效锻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

(三)拓展教学环节

为了让学生在审辩式阅读的过程中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在组织辩论活动之后适当组织拓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主题。教师可以在课内、课外分别组织拓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介绍拓展阅读文章、图片或者视频,带领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深化学生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外,教师则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实践所学知识或者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

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海上日出》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拓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与大海、日出有关的文字、图像、视频信息,引导学生以“大海到底是什么样的”“日出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主题进行讨论;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大海和日出,并适当记录自己看到的景象,然后回到语文课堂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开展审辩式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拓展教学环节,结合课文内容补充相关信息或者组织拓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更加多元的角度认识课文的主题,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内容。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还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夯实认知基础。

三、重视课堂评价,让学生获得有效的阅读反馈

(一)重视过程性评价

开展审辩式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还应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为了确保审辩式阅读课堂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课堂评价体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进程与学习成果,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教学,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全面、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评价时,教师需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和评估[4]。

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参与课堂活动,在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或讨论时,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巡视,聆听各小组学生交流的内容,关注学生的分析思路,在发现学生遇到思考瓶颈时及时向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深度阅读任务。在这样的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为了确保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观察成果记下来,再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让教学评价真正发挥作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自己在学习时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在审辩式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积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据此给出过程性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阅读、分析时存在的问题,得到与自己真实学习情况更贴合且更有指导性的反馈;教师也可以据此对教学节奏、教学环节进行动态调整,提高审辩式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可以进一步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会让教师看到学生的独特视角,学生也会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反思意识。因此,在设计审辩式阅读课堂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互相评价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

在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总结自己通过审辩式阅读学到的知识与自己参与辩论或讨论活动产生的感悟。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参与活动时的观察评价同学的表现,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关注同学行为的习惯,形成一定的反思意识。

当然,教师也要明确,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成为审辩式阅读教学评价体系的一部分,但不能是全部,教师仍需要给学生提供清晰、合理的指导意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思考时存在的问题。

结语

总之,作为一种能够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审辩式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与逻辑思维能力。在审辩式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性思考与逻辑推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全面的逻辑体系,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探索完成深度阅读,从而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芸.审辩式思维培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4):193-194.

[2]李春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46):29-30.

[3]张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2021(9):187.

[4]王琼.审辩式思维:浅谈小学语文中学段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9(28):52-53.

[5]李悦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3):70-7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