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新时代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探索

作者: 成宇骅

[摘 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继承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关键保障,还是我国在世界的一张名片。青年学子作为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主力军与重要力量,肩负着继承、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为加强新时代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该研究通过对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专业学生开展有关中医药文化的问卷调查,剖析新时代青年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认可与践行程度,为加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实践,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育方式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青年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8-0110-05

文化是人类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精神依托。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持续发展力量,是国家、民族和人民对自己文化的最高认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文化自信这一命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1]从历史根源来看,近代中国的悲惨遭遇以及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催生了国人的文化不自信;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得到应用,出现了部分国人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培养文化自信,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下国家进一步发展与社会继续向前迈进亟须探究的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5000多年来,在维护中国人的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近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中医药的及时介入、全面干预、积极防治为阻断疫情发展以及维护人民身心健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全球抗疫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案借鉴,彰显了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巨大力量与生命力[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以中西医并重为基础,进而着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这对于中医药高等院校来说,是着力发扬中医药文化的难得契机,而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创新型、高质量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3]。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医药文化,它的形成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滋养与支撑,是具有中国特色品格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生动、形象的信息载体[4]。《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指出,中医药是位列第二的中华文明标志性词汇。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一张“国家名片”,其被认可度超过儒家思想、曲艺杂技、文化典籍等经典元素[5]。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常态,各国文化融合程度日渐加深,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为探究培育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我们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专业学生中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情况调查结果为基础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旨在把握当前中医药专业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的现状,从而探索行之有效的文化自信增强策略,为增强青年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及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提升其社会价值提供研究思路与参考。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主要从当前中医药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以及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预测等方面入手,让更多的中医药专业学生领悟它并应用于实践中,成为中医药文化积极的传播者、践行者。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采取网上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针对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共收到3679份有效问卷,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以及其他层次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 25.58%、25.29%、18.38%、16.07%、13.05%和1.63%,调查面较广,调查结果可靠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剖析中医药专业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程度及其学习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

(一)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可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6],中医是国内排第二而国外排第一的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7]。因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对国人文化自信的培养与增强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培养中医药文化自信进而升华为民族信仰,对于培养正在接受中医药教育的在校学生至关重要[7]。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来研究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同和研究现状,并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比例为89.18%,通过校园文化的比例为58.41%,通过医学传承电视节目的比例为36.10%,通过报刊的比例为28.95%。这说明中医药专业学生学习了解中医药文化主要是通过专业学习和校园文化。

事实上,中医药文化在促进中国特色优秀文化的发展、提高我国居民的文化素养,并由此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8]。上述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学习了解中医药文化有价值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占95.81%,对中医药文化了解很少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仅占2.72%。这说明,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价值,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普遍是很看重的。

一代又一代的中医药专业人士,从中医药学经验的积累,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一个体系,使中医药文化能够长盛不衰。在全国新冠疫情防控中,中医药也发挥了积极作用[9]。上述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中医药更注重治本的学生占91.63%,认为中医药适用于治疗疑难杂症的学生占55.34%,有32.86%的学生认为中医药很神秘,有12.91%的学生认为中医药无副作用。这表明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普遍对中医药的作用表示认可。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医学上的体现,它蕴含着中医药学先辈的智慧,是一门成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土壤上的古老科学。同时,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而且对当代医学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10]。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有93.39%的中医药专业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影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仅有5.98%的中医药专业学生认为作用不大,能用到的地方少。

(二)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凝聚中国五千年精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体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信仰的最关键部分,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民族的独特的精神象征,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11]。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有66.32%的学生认为中医四大经典处于核心位置,一定要反复研读;有30.50%的学生认为中医四大经典处于基础位置,是本专业入门的必要读物。不少学生认为经典著作文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参加中华传统文化活动的现状剖析

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主要后备力量,根据现代大学生信息接收渠道多元、思维敏捷、善于思考的特点,可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传播中医药文化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此外,中医药专业大学生还可以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后,通过为基层服务进行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而这也是其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12]。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有75.70%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表示参加过中医药文化的相关活动;有17.75%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表示,他们没有参与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活动。参加过1~5次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活动的学生占83.5%,有10.76%的学生参加过5~10次,有5.74%的学生参加了10次以上。这表明部分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参与传播、传承中医药文化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少,其参与度有待提高。

(四)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前景的预测

中医药高等院校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将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一部分,利用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积极传承中医药文化[13]。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有54.44%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前景评估为满分5分,有29.44%的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前景评估为4分,整体平均分为4.34。这表明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有79.94%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认为开设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有必要;有17.94%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认为开设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应当看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这表明大部分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比较认同,也显示出他们希望更多地通过课程学习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有89.15%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提倡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和广泛开展中医义诊活动来增强民众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有70.32%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建议举办多种形式的相关文化普及活动来增强文化自信。增加中医药文化传播传承活动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加学生参与相关文化传播传承的机会。

三、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一)部分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其文化主体意识有待增强

中国成为西方文化渗透的主要对象,思想活跃的高校学生更是成为其重要目标人群,但西方文化渗透往往不止于此[14]。有项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西方节日的受重视程度已经超过了我国部分传统节日,部分大学生对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我国部分节日已经出现了淡忘和轻视的情况[15]。因此,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有机融入大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部分中医药专业大学生认识中医药文化途径单一,不利于其培养文化自信

大学生思维与兴趣的发展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16]。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中医药专业大学生主要通过专业学习了解中医药文化,部分学生偏向于学习中医药专业技术,对中医药文化方面了解较少,忽略了中医药文化本身具有的人文情怀价值[12]。因此,可以利用多种媒介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从而增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部分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活动较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待加强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的基本内容,要紧紧围绕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思想,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传承其精神内涵[17]。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参与传播传承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较少,参与度不高。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对加强传承中医药文化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增强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

(一)立足课程教学,增强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文化认同

高校教育普遍以课程教学为主,因此,要在课程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按照教育教学方法与原理,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凝练升华后再纳入课程教学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显性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促使专业技能培养与文化传承齐头并进[18]。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易于掌握、乐于接受的语言信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从而构筑起文化自信的根基[19]。比如屠呦呦从中医药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找到了青蒿素,为世界带来挽救数百万人生命的抗疟疾新药[5]。开展教学时适时讲述类似的故事可以提升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拓展认知途径,培养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文化自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