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涵、机理和实践指向

作者: 傅钢强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涵、机理和实践指向0

摘      要: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特点包含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和渐进富裕4个方面,因此,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全覆盖、高水平、社会性和动态化的基本内涵。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农村体育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从政策要素、场地要素、资金要素和人才要素4个方面提出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策略。

关  键  词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农村体育;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1-0021-08

Connotation,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of rural sports assis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mmon prosperity

FU Gangqiang

(Department of Sports Training,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Hangzhou 311300,China)

Abstract: Realizing common prosperity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and also the common expectation for the people, but in order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rural revitalization would be a necessary pa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new era will include four aspects, including universal prosperity, comprehensive prosperity, co-construction prosperity, and gradual prosperity.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on prosperity, rural sports assis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the following basic connotation, such as full coverage, high level, sociality, and dynamism. On this basis,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rural sports i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common prosperity has been mainly manifested as rural sports promoting agricultural strength, rural beauty, and farmers' prosperity, and then specific practical strategies are also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policy elements, venue elements, funding elements, and talent elements.

Key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common prosperity;rural sports;rural revitalization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020年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在此过程中,全国体育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体育优势,为帮助贫困民众摆脱绝对贫困做出突出贡献。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错综复杂的国内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在新时代作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论断。当然,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而目前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1]。因此,只有深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算高质量达成。2023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协力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2]。基于此,本研究从学术视角明晰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实践指向。

1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涵

1.1  共同富裕的内涵

共同富裕是美好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当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迁,在不同时空语境中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有着一定差异。因此明晰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理论前提。“共同富裕”一词首现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将共同富裕定义为社会成员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地参加社会劳动生产,实现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神富裕,最终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3]。后来共同富裕的构想跟随科学社会主义思潮来到中国,并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而深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和国家富强是不能分开的。”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解读共同富裕,并创造性地提出“先富带动后富”这一实现路径。随后江泽民同志从公平和效率的视角解读共同富裕:“既鼓励先进,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胡锦涛同志则面对“改革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一现实问题,提出要“依法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全面促进发展成果共享和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推出精准扶贫、优化分配结构等一系列“组合拳”。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理解迈向更深化、更丰富的历史新高度。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4]。在此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享发展理念的4个方面解读,即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可以相应地将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解读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和渐进富裕。首先是全民富裕,主要是针对共同富裕的享有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指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让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5]。就字面意思而言,“共同”二字鲜明地指出共同富裕的享有主体应该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富裕,更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其次是全面富裕,主要是针对共同富裕的覆盖内容而言。共同富裕最终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富裕只是手段,最终目的要落实到人本身。而现实的人乃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相统一的有机体。因此,共同富裕的第二层内涵是指人的自然生活需求、精神生活需求和社会生活需求均得到充分满足[6];再次是共建富裕,主要是针对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而言。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要实现“全民共享”首先要进行“全民共建”,这样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支撑起共同富裕。因此,共同富裕是强调勤劳致富和创新创业致富的富裕,是奋斗出来的幸福富裕;最后是渐进富裕,主要是针对共同富裕的推进过程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发展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而且是需要划分为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7]。因此,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同时、同步和同等富裕,而是一个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统筹规划、逐步推进的动态实践过程。

1.2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涵

通过以往体育扶贫实践发现,农村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追求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却面临着目标、价值、维度和模式等多方面的逻辑转换。事实上,通过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既是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本体诉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因此,基于对以上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的解读,可以将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涵解析为以下4个方面。

1)全覆盖: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要包含全民理念。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是针对某一群体或者某一地域而言,而是关乎所有农村地区福祉、惠及亿万人民发展的伟大实践,是共享理念的深化和拓展。因此,一方面,新时代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对象应该从个体转向到全体。与体育扶贫实践对象主要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不同的是,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对象不仅要包含老弱病残特殊困难户,也要包括返乡务工人员、农业技术员以及下乡投资兴业的外来新型农民等,做到实施对象的全覆盖。另一方面,则是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空间应该从区域扩展到全域。体育扶贫实践重点聚焦的是贫困村、贫困乡、贫困县等深度贫困地区,而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覆盖范围是整个中华大地,除了脱贫攻坚所定位的贫困村之外,还包含广大的非贫困地区[8]。这就要求新时代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解决点与面、区域与全域的矛盾,既要照顾区域的差异性,也要突出乡村的整体性。

2)高水平: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要具有全面特征。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是低水平、浅层次的一般富裕,而是一种高水平、高质量的全面富裕。如上所述,共同富裕是全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既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充足,也包括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因此,一方面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要继续助力农民物质生活更加富裕。从以往体育扶贫实践来看,由于起始时间较短,基本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导致农民的致富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9]。而在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从脱贫攻坚“压力”下的任务型治理向“放活”下的发展型治理转变,以期有效推动农民追求富裕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也要关注脱贫农民的精神生活。以往的体育扶贫实践更多是对农民物质经济层面的帮扶,然而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不仅要在物质方面有量的增长,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更要有质的提升。唯有如此,才是真正实现高水平的共同富裕,也为农村体育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3)社会性: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要担当共建责任。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概念。财富和收入的快速增长虽然能够在短期内破解物质贫困问题,但快速发展中的社会心态也容易诱发多元危机。如某些村庄在改革开放后依托本地稀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迅速走上富裕的道路,然而由于精神文化生活的空虚,陆续出现涉黄、涉黑、涉毒等负面事件,导致不少农村致富能手和失地农民一夜返贫[10]。因此,一方面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要大力开展农村体育赛事特色活动,通过其有效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将“深入挖掘乡村体育文化内涵”作为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则要大力提升农村体育基础设施,为农民文化生活的活跃提供便利的物理空间。《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全民健身设施提升专项行动计划”,要实现农村体育设施发展从有到优。

4)动态化: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要保持渐进趋势。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富裕,而是一个不断动态实现的具体过程,也是一个寓过程和结果于一体的动态性概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不能直接简单延续以往的体育扶贫模式,而是需要理性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已然进入到“迭代升级”的新发展阶段。因此,只有通过分阶段的实施才能实现趋势上的共同富裕。《意见》就将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目标分为两个步骤。第1个步骤是到2025年,要建立健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机制,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更加完善,创建形成一批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案例,体育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第2个步骤是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乡村地区全面建立,乡村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运动促进健康作用凸显,乡村体育产业发展更有活力,乡村体育文化更加繁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