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温柔刀

作者: 杨柳

张戈站在一片破碎的玻璃中,丈夫徐建设对她怒目而视,地毯上繁复的绣球花纹样被那片晶莹割裂。

“咱们夫妻这么多年,公司也是一起创建的,你现在觉得我没用了,想一脚把我踢开?” 徐建设的双眼布满血丝,30年前的清澈明亮早已消失无踪。张戈叹息,那双曾经透亮的眼睛,那份曾经的张扬与肆意,如今只能在记忆中寻找。

看着这双布满血丝、开始变黄变浑浊的眼睛,张戈想起了躺在菜板上的那条死鱼,她再次叹了一口气。30年前,她为这对“宝石”而倾倒:干净、透亮的眸子写满了青年的张扬和肆意,纯粹得就像印刷在书卷上的黑字。

“我们把公司股权提前交给儿子,是为了免去你我百年之后的琐碎。”张戈的话,像一阵风,试图平息这场风暴。但她的手,伸出又僵住,仿佛凝固在空气中。

“张戈,我和你没完!”徐建设的怒火并未平息,反而更加炽烈。

张戈心中苦涩,这一切的结局,其实她早已预料。这场关于权力、关于未来的博弈,终究还是要付出代价。

苏黎世的灵感缪斯

“拆散一对夫妻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共同创办一家公司。”

十几年前的张戈听到这句话时,只会置之一笑。彼时,徐建设正意气风发地站在她身侧,用纳斯达克的钟声敲响了公司的新纪元。金色的彩带从天而降,迷醉了徐建设的视野,他动情地捏了捏张戈的手,噙着泪水说道:“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公司,更没有今天的徐建设。”

恍惚间,她好似回到了婚礼那天。年轻的情侣走在苏黎世的街头,冷冽的寒风直往衣角的缝隙里灌,徐建设忙不迭地抓起她的手,心疼地哈气。

“咱们结婚吧,马上就结婚……不,现在就去注册。”张戈几乎脱口而出。

“婚姻是大事,要提前同父母商量吧。”

“可过日子的是我们自己呀!”

徐建设理好张戈耳侧边的碎发,她肌肤上的炽热顺着他的指尖流淌进心房,他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于是,两人花了3瑞士法郎在苏黎世市政厅门口买了一根头纱,草草登记了结婚。

张戈的直率给双方的关系按下了快进键,其实他们都清楚结婚是迟早的事。

他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事业上齐头并进的伙伴,初识时两人就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默契。

在赴欧华人的音乐会上,张戈撞见了初来乍到的徐建设。彼时他作为国内冉冉升起的商业明星,在音乐会上出尽了风头。只有徐建设自己清楚,创业遇到了瓶颈,要想突破现状,则需要从大洋彼岸汲取创新的商业模式,做时差的生意。

致命的温柔刀0

当众人纷纷向徐建设投来艳羡的目光时,只有张戈捕捉到了徐建设藏在眼底的失意和落寞。她莞尔一笑,端起香槟杯走到徐建设面前:“先生,需要帮忙吗?”

张戈的确帮了徐建设大忙,在她的帮助下,徐建设参访到了不少国外炙手可热的明星公司,也确定了公司未来的转型方向。当徐建设决定回国时,不仅将创业灵感满载而归,也带回了一位红粉佳人。佳人沃顿商学院毕业,为徐建设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源源不断的投资和资源,这才有了公司的壮大与上市。

公司上市时,虽说两人的感情远不及初识时甜蜜,徐建设私下也有莺莺燕燕在侧,但两人多年的赤诚不会轻易倒塌。徐建设的肆意与潇洒,偶尔仍能拨动张戈“笨重”的心弦。

然而,两人的关系却在公司上市之后急转直下。

第六杯咖啡

张戈是典型的生意人,理性、克制,串联起了她的一生。相反,徐建设心中永远活着一位鲜衣怒马的自己,不管脸上被岁月烙印了多少深深浅浅的丘壑,他坚信自己始终没有忘记初心。

公司于张戈而言是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她叱咤商界的核心资产就是过硬的专业能力。平台可以有很多个,在铁腕能力面前,平台不设限。徐建设则把公司置于理想的高阁,这家公司就是他从襁褓中一手抚育长大的孩子,双方是不可分割的存在。

上市之前,一家美国公司通过张戈找到了徐建设,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希望收购公司90%的股份。张戈知道公司对于徐建设的意义,将决定权交给了他。徐建设犹豫不决,一直在客厅中徘徊。张戈则在一旁静静地喝咖啡,默默等待他的决定。

一直到张戈喝下第五杯咖啡,徐建设仍然举棋不定。

在张戈端起第六杯咖啡时,门铃响了。徐建设的好友、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冲进房间,不管不顾地握住他的手:“老徐,快卖!此时不卖更待何时?我那家公司刚上市时 16 块钱一股,现在 1 块钱一股,都不知道何时是个头!”

好友的出现反倒让徐建设看清了自己的内心,他坚定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我决定不卖了,公司是我的孩子,我有信心公司未来发展得更好。”

徐建设的视线越过好友厚实的肩膀,看到了自始至终一言不发、闷头喝咖啡的张戈,心虚地补充说道:“按照公司目前的成长速度,再过几年的话估值还会更高,到时候还能多卖几亿美金。”

张戈仍没说话,她打一开始就做了尊重徐建设的决定。不管棋子最终落在何处,她都将陪同徐建设一起走下去。这种尊重,不仅出于作为伙伴的惺惺相惜,更是因为两人的利益早已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

但公司上市后,张戈明显地感受到横在两人中间的割裂。徐建设行迹愈发不着调,他的确将公司奉为心血,不过有了张戈的兜底,他就放心地把公司运营托付给张戈,将心中永远的少年留给自己。

徐建设不断红杏出墙,张戈选择了视而不见,毕竟成熟的商业女性最不需要的就是男人施舍的专情。可她忍受不了徐建设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情怀任性,做出一个接一个不成熟的决定。

公司并没有预想中的蒸蒸日上,上市一年,股价便跌破了发行价。在此期间,不断有人找到徐建设想收购股份。张戈本以为徐建设和自己一样看清了事实,不再做一些不切实际的美梦,却发现低估了徐建设的天真。

徐建设希望能够围绕主营业务,切入更广阔的消费市场,将公司做大做强;张戈希望公司恪守“小而美”,她对公司每年四五亿元的净利润感到满意,并不追求急速发展。

这些找上门、提出收购的巨头要么被徐建设直接拒绝,要么因为占股比例及交易价格没谈拢而作罢。

让张戈打心底里将徐建设彻底踢出局的其实就是一条简单的手机短信。

一个平常的工作日,助理的信息让这个寻常的一天不再寻常——“张总,徐总打算把手头1%的股权转让给他某一个相好的,据说是他初恋。”

这条消息让张戈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她感到自己的尊严被无情地践踏,徐建设是公然在她脸上抹黑。张戈先是觉得好笑,后来又感到后怕——他徐建设视生意为儿戏,不配和自己齐头并进。她深知,这个决定不仅是对她的无视,更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巨大威胁。

张戈暗自决定,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

难以抗拒的陷阱

张戈难得邀请徐建设同饮早茶,两人已经很久没有单独出现在同一物理空间中了。

“你不是想让公司走扩张路线吗?我自己研究了一下,发现你的计划很有可行性。但是我主抓的传统业务一定不能放弃,这可是公司的门面。要不这样吧,我还主导咱们的主营业务,你管公司的新业务。这么多年我们错过了多少个风口,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甚至不断蚕食我们的份额。”张戈说罢,还不忘殷勤地为徐建设斟茶倒水。

徐建设一抬眼,将张戈袖口下的白玉收入眼底。他惊喜地发现,30年了,张戈肌肤仍细腻如脂,犹如初夏的荔枝,散发着淡淡的红晕。他忙不迭地点头,眼角压不住喜悦。

两人的提议却被董事会严词拒绝,徐建设只顾着生气,丝毫没有注意到张戈递给反对声音最大的董事的眼色。会后,张戈连忙将徐建设叫进了办公室。

“老徐,当初你抱怨公司上市是一次失败的上市,我还同你争执。现在想想,是呀,即便到现在,公司的股价都被严重低估了。为了‘上市公司’所谓的光鲜,咱们手里好多计划都不方便推行开。要不将咱们将管理权收回,宣布企业私有化?”

不出所料地,张戈在徐建设眼中看到了光。

徐建设打心里觉得公司的价值被股市严重低估了。上市第二天,他就按捺不住心情,大骂投行将上市股价定价定低了。张戈最近说的每一句话,都精准地拨动了徐建设的心弦。

顺理成章地,两人都“愉快”地决定将公司股票私有化。私有化后,张戈所持股份也悄悄地从上市时的5%上升到同徐建设平分秋色的50%。

张戈知道,这场无声的战役自己已经赢了一大半。多亏了这么多年她为公司衣不解带地付出,直到现在,徐建设都蒙在鼓里,还真以为张戈同意了公司的扩张计划。

而两人唯一的独子也恰到好处地回国,委婉地向夫妻两人表达了想要管理公司的意愿。于是在张戈的建议下,两人都拿出10%的股份交给儿子练手。

不过现在还没到撕破脸的时候,张戈在等,她就像一名合格的猎手,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徐建设的扩张计划节节败退。多年安逸生活,早已让他失去了生意人该有的嗅觉和敏捷的身姿,扩张计划也以失败告终。

为了弥补自己捅出的漏洞,徐建设破天荒地顺着张戈的心意,找来了一家有意收购的巨头进行谈判。

当谈判进行到一半时,巨头提出公司所有持股人都必须是中国人的要求。但徐建设与张戈的儿子却是美国籍。这时,张戈提出由她代持儿子的股权的建议,徐建设也同意了。他没有意识到,股权变动背后隐藏的是权力的转移。不知不觉中,张戈已经成为手握公司生死权的掌舵人。

徐建设的时代就这样难堪地落下了帷幕。

一部《创始人出局始末》的电视剧火爆全网,观众们惊奇地发现电视剧主人公的故事轨迹与昔日的商业大佬徐建设的事迹惊人地一致。很快,就有热心网友爆料,这部电视剧的投资人正是徐建设本人。

在电视剧里,徐建设被描写为一个被发妻抛弃、被商业伙伴玩弄的可怜人,丝毫没有提及张戈的付出与力揽狂澜。

张戈深知,徐建设已经走到了绝境,否则他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最后的挣扎。面对媒体的追问,张戈始终保持沉默,她不愿为即将失败的对手浪费时间和精力,不愿陷入他拙劣的棋局中。

徐建设见张戈不接招,只能再次主动出击。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讲述了自己被一手带大的公司边缘化的全历程。他目的很明显——引导网友攻击张戈,试图在舆论战中扳回一局。

这次张戈没有坐以待毙,雇佣了一大批水军将矛头对准徐建设。

“没人提徐建设包养情妇,玩忽职守的事情吗?将公司交给他才玩蛋……”

“徐建设玩得可花了,还被人发现得过‘脏病’……”

张戈看着手机屏幕上涌现的评论,忍不住笑出了声。她坚信,徐建设很快就会从她的世界中彻底消失。

上一篇: 车厘子的开箱生意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