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习惯及养成

作者: 丁燕

摘 要: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好习惯。”良好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学会学习,也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养成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数学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87-001

数学学习习惯其实是一种学生自觉数学学习的行为方式,是指学生在掌握小学数学中的计算、图形、空间、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中,所养成的听、读、思、写的方法、态度、行为等。它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在持久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形成。学生入学前,各种行为习惯受到家长的影响,而入学后主要受到老师的影响。学生会通过模仿家长、老师的行为习惯,比如写字的习惯、做事的习惯、学习的行为等,经过长期的学习模仿慢慢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所以家校联合,保障学生学习的环境,日积月累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活动多种多样,所要求的学习习惯也是各不相同。根据学生在各年级段年龄层次的不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点也不同。比如低年级时注重基础习惯,上课时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时端正整洁的习惯;高年级时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的培养,独立思考、思维扩散的习惯等等。

一、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不论在平时生活与人交往中,还是在课堂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才能准确的掌握信息,理解意义。上课时专心听讲,包括听老师讲解,同样也包括同学对问题的回答,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以此为基础的积极思考,思考自己所得到的结果,与同学的有何不同,相比较得出更好的结论,能更好的提高整个学习的效率。

数学例题相对枯燥,要让学生在整个上课40分钟的时间保持专心倾听,教师要注意用生动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来吸引学生。比如在教学导入时,利用动画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动融入学习中。根据学生年龄层次,“专心”的时间有长有短,因此在上课过程中,需要老师及时的提醒,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各种变化,比如从颜色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声音的变化来告诉学生答对了等,都比单一的提示更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与主动的参与,逐步形成“倾听”的习惯,不光入耳,还要入心。

二、认真阅读的习惯

数学学习中,学生的阅读其实尤为重要。解题时只有认真读题了,思考才不会跑偏。很多学生都遇到过此类问题,明明会做的题目,由于没有认真阅读题目,漏了几个关键的字,导致解题出错。培养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动动手中的笔,圈圈画画。平时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做出示范,利用PPT课件或实物投影仪等教学工具,展示给学生,当我们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的时候做出了标记;当我们找到关键条件的时候又给划了出来;单位不统一的时候也做上了标记等等。学生是善于模仿的。当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后,对于题目意义也能更好的理解,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三、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习的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我们在上课时准备例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也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思考,得出结论。但是当我们提出问题后,通常是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上课时间有限,能够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只是个别,而这样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愿意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就不能掌握数学方法,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现代课堂——这样一个信息技术化的产物,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矛盾。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个学习系统,与老师讲台上的系统共通网络。当老师提出问题后,下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在平板上完成题目再返还给老师,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提出任意一个学生的答案,及时点评讲解,每个学生能会积极的参与其中,师生之间能马上有交流,学生乐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书写工整的习惯

书写时注重写字的姿势,要求提笔就必须端正、整洁。认真书写能提高数学作业的准确率,端正学生应该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好品质。不但数字,数学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该使用尺子的地方就必须用,从低年级开始,日复一日地坚持,就能做到书写又好又快。教师新授时利用板书示范。利用实物投影仪等经常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五、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当我们要教授一个新数学知识的时候,通常都会利用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进行导入,这样的目的使学生益于接受新知识,也能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个知识,学了有什么用,培养学生从中感知,从自己生活的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除了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时从身边导入外,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学了书上的知识后也是能应用于生活的。比如五年级学生学习了小数的相关加、减、乘的计算后,那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各种费用的计算就全都能解决了。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课后巩固复习的习惯

根据人的记忆遗忘曲线规律,在课堂上学会的知识,如果课后不及时的复习巩固,很快就会遗忘。因此,只有及时的复习,才能把平时所学习到的知识系统的内化,使自己真正掌握。但是学生回家后的复习,只有书本与上课时记忆或是家长的辅导,不如上课时老师的系统教授来得直接。为了学生在家里也能及时的巩固,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利用信息技术开设了微课、利用网络上传了一师一优课等各种网络资源,真正解决了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它所带来的影响,比如学生对于动画一类的教学手段能活跃思维,但是却无法使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才能衡量之间的度,做到有的放矢,对于今后的工作还是任道而重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