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技击特点对提升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的探讨

作者: 罗亮

摘 要: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精髓的代表,其独特的实战技击技巧受到世界各国武术爱好者的青睐,在技法中“以静制动、以慢打快、后发先至”的战术思想与警察实战中徒手防卫与控制的战术思维不谋而合,通过适当的调整,将太极拳的技击精髓运用到警察实战中,以提升实战对抗能力。

关键词:太极拳; 技击; 警察; 徒手防卫; 控制

中图分类号:D6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164-002

一、太极拳技击要素及攻防转换特点

太极拳通过几百年积淀,传承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其特有的健身功效和技击功能,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特别是太极拳的技击技巧精妙绝伦、实用有效,深受武术爱好者的青睐。在太极拳的技击思想上,技击要素和攻防转换的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太极拳实战技击要素

1.劲力。“无力不成拳”,任何拳种的基础,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对抗的效果需要通过力量的运用来实现。力量运用其实就是拳法技巧的一个关键环节,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人,他的发力是单一的、分散的,达不到击打效果。有一定基础的人,他可充分调动全身的力量发力,并凝具在一点突然爆发,在太极拳中称之为劲力,这种劲力不仅仅是单纯的力量,还有与“气”的结合,这是拳法中的最高境界。

2.技巧。力量速度是基础,而拳法是巧技,不同的流派在技术运用上丰富多彩、各有所长。太极拳在技术运用上讲究的是柔中藏刚,刚柔相济。它的战术思维是:以静制动、因形就势、以慢打快、后发制人。

太极拳技击技巧主要以圆弧运动来体现,实现了攻防一体化的战术技巧。对方攻击时,运用身法保持自身状态,不受其攻击的影响,再通过圆弧运动将对方的力量分散弱化,避实就虚,运用内劲结合击、拿、摔等方式进行攻击。

3.战术。技巧是基础,战术则是对抗的关键。实战对抗中第一个技击动作的运用是受战术谋略支配的,太极拳实战对抗中常规的战术谋略有:第一,以静制动:太极拳技击首要条件是要心沉如水,只有心无杂念,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判断对方的进攻意图,从而快速反应,运用合理的战术技巧化解对方攻势,并由守转攻;第二,直取强攻:在对抗中不是一味的去化解对方的攻击,而是要做到守中有攻、蓄事待发,反击机会一现,则由柔劲向刚劲转化,以慢打快,达到出其不意,击其不备的效果;第三,攻防转换:当感知到对方的攻击时,要运用不同频率的攻防技巧,灵活多变的身法,干扰对方的攻击,打乱其攻击的节奏,使对抗下势出乎对方的预料之外,再突然转守为攻,打对方个措手不急,使其防不胜防。

(二)太极拳攻防转换特点

太极拳的根本是以阴阳变化为核心的,无论是套路、推手还是实战技击,都以阴阳为根本,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自然界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太极拳在攻防转换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也是阴阳的变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把握好攻防两者变化的时机,了解阴阳变化的规律,才能在实战对抗过程中无攻不破,无坚不摧,立于不败之地。

二、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运用特点

(一)后发先至

警察的实战对抗行为绝大多数是被动实施的,这是由警察勤务特点所决定的。在对身份不明确的可疑人员进行检查时,不能确定对方身份前是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将其控制,只能先运用防御手段保护自身安全。也就是说在对抗的初始阶段,可疑人员就掌握了对抗的主动权,如什么时候攻击、运用什么攻击方式等。所以在与可疑人员发生武力对抗时,警察要提前做好防卫措施,一旦嫌疑人发动,警察则需快速反应,后发而先至,扭转不利局势,最终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二)灵活多变

在实战中,胜负总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就决定了,就看谁能观清形式,把握机会,这就需要灵活的运用技战术,创造机会准确出击,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但实战对抗中的走势都是向多元化发展的,技术的运用也是因人而异、因形就势的。警察在实战对抗中要充分考虑到自身能力、特点及嫌疑人的特点,适当选择武力手段,不要拘泥于单一技术的运用,可结合多种技术特点综合运用,只有在对抗中将技术用活用巧,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合法有效

警察的各种勤务活动本身就是执法行为,所有执法行为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这也包括了实战对抗中武力手段的运用。武力手段如何在运用时把握好尺度,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运用的时机;第二,实施的对象;第三,比例原则的把握;第四,最小伤害原则的体现。在针对一个徒手袭警的犯罪嫌疑人使用武力时,就必须做到“快、准、狠”,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对方,才能降低警察受伤的风险,这就是徒手技术使用在警察实战对抗中“有效”的价值体现。

三、将太极拳技击技巧运用到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实战的可行性分析

(一)技击思想上相似

太极拳的技击思想接受了辩证法中的矛盾论,其在技击中的战略思想无不是矛盾论最完美的体现。所谓技击术,就是选择最佳时机,抢占最有利位置,运用最有效的方法,来击败对手的技战术。它不外乎三点:时机、位置和方法。太极拳讲求避实就虚,引进落空,后发制人,使以上三点达到完美结合。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在实战中的运用都是以“拿、控”为主,只是结合了警察实战对抗特点加以演化,但技术运用的核心框架不变。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处置环境限制、处置对象复杂等因素,在技术运用时也是以“避实就虚, 引进落空,后发制人”为核心的。

(二)攻守转化上统一

太极拳在实战中讲究的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运用也是如此,“以静制动”是指在对抗的初期需保持清醒的头脑,便于观察判断现场及对方的情况;其次调整保持有利于自己使用技术的状态,做好蓄势待发的准备,使自己的防守动作更加严密,也使自己在对抗开始后能快速的从防转攻。“后发制人”是警务实战对抗的特点,在对抗开始前警察处在被动的地位,如何将守转攻就是技术运用的核心问题。主要还是以经验的判断,如嫌疑人表情的异常变化、肢体的非常规化等,发现后需立即做好防范措施,一旦对方发动则以最有效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控制嫌疑人。

参考文献:

[1]郭凯.太极拳攻防特点科学研究,武术科学,2012年11期[J]

[2]靳周祥.关于太极拳的技击思考,焦作大学学报,2009年4期[J]

[3]殷方.公安院校开设传统太极拳课程的功效探析,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13年5期[J]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