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数字化”,构建高效音乐课堂

作者: 潘小英

摘 要:本文分析了“数字化”音乐“教”与“学”的背景,阐述了初中音乐教育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的“教”与“学”对构建高效音乐课堂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实施的途径:一是教师形成正确的“音乐教学观”,二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学习观”,三是讲述了教师如何“教”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音乐。

关键词:音乐; 数字化教学; 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05-002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完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式。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教学”,特别是在“教学生学”,即培养学生“数字化”音乐自主学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就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音乐教学的优越性、背景及实施途径谈一些想法。

一、数字化音乐“教”与“学”的优越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能使用网络丰富教学资源,还能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利用软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的质量。

(一)丰富教学内容,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网络中优美的音乐、精美的图片、绚丽的色彩和动态的画面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在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营造不同的课堂情境氛围,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增强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形式的全面革新

数字化音乐教学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可操作性强、教学表现力强和教学效果好,而这些特点能使音乐教学的形式焕然一新,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比如在旋律线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音乐片段画出旋律线。这里教师的音乐片段可以运用cakewalk或TT作曲家处理,音符高低“一目了然”;学生画旋律线可以利用“绘图”软件,选择不同颜色、不同形式的线条来表示对作品的理解,很方便。

(三)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各种软件或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获取信息、探究知识,可以借助音乐软件学习音乐技能,从而构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实现了课堂音乐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同时,通过课后数字化自主音乐学习的反作用,巩固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的“双向循环作用”,真正为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二、音乐教育与数字化教学的背景分析

(一)新课改与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从注重“鱼”向注重“渔”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转变,强调学生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并指出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然而,针对新课改的要求,审视我们的初中音乐教育,看到的却是:一周只有一节音乐课,再加上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很“一般”,因此学生学到的“音乐”非常有限,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不高,音乐创造能力也不强,更别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了。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育的情况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或者辅助性教学,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一些学科已经应用了这门技术,特别是音乐学科,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质共享的网络音乐资源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方便实用的多媒体工具优化了教学的手段、声画并用的教学呈现方式增强了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辅助课堂音乐教学的功能是强大的,因此它也已经被众多的音乐教学工作者广泛采用。然而,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拓展学生课外的音乐自主学习,达到促进课堂音乐教学和构建高效音乐课堂,广大的音乐教学工作者思考得不多。

(三)初中“数字化”音乐教学的现状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数字化”音乐教学的情况如何呢?笔者为此专门进行了调查访谈,得出的结论不容我们乐观。调查发现,初中学生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主动学习音乐的意识,缺乏“数字化”自主学习音乐的“技术”。究其原因,笔者作了以下归纳:一是部分音乐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学生对于“数字化音乐”教学的优越性的认识不够;三是学生对“数字化”自主学习音乐的方式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四是部分音乐教师对信息技术辅助课堂的手段、技巧、方式、方法不够正确;五是教师对学生“数字化”自主学习音乐的指导工作不够。

三、依托数字化实施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形成正确的“音乐教学观”

新时期音乐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综合的。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把握中学音乐教学的方向;没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艺术,就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没有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就不能把握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音乐教师,我们要更新观念,抓住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契机,做一个会“教学生学”的老师。

(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学习观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了音乐对生活和成长的非凡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转化为外在的主动行为,即产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动力。对于周课时只有“一节”的初中音乐课来说,课外的音乐自主学习对学生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它实现了课堂音乐教育的延伸拓展,可以提高学习音乐的效率、发展音乐思维的能力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然而,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课本执行循环使用制度,因此,音乐课本将不再由学生个人保管,这是摆在音乐学科的自主学习面前的一道难题。教师要让学生认识有“数字化”这样一种自主学习音乐的方式,它方便有效,功能强劲,它对于我们学习音乐有着重要的帮助,它为我们自主学习音乐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三)指导学生掌握“数字化”学习音乐的“技术”

1.培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学习音乐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能力,指导学生网上搜集、查找资料,学会运用搜索引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Google、 Baidu、Sogou等都是著名的搜索引擎;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赏析名家名作,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指导学生建立优秀音乐网站的收藏夹,推荐学生优秀的音乐网站,如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爱乐中国网、音乐搜索引擎、儿童音乐网等,指导他们建立收藏夹;带领学生利用Internet Phone、QQ、Email、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研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建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平台。教师可以建立音乐的素材库,为学生提供一个微型的远程学习平台。编辑课本音乐资料,包括歌曲、乐曲、音乐家介绍、乐理知识、音乐作品分析等材料;制作一些主题音乐教程或网站,如“怎样掌握节奏”、“教你录音”、“怎样剪辑音乐”、“中学生歌曲”等等。学生可以登陆学校的网址,进入这个素材库选择相关的材料,进行自主的学习,真正实现课堂音乐教育的延伸和扩展。

3.运用电脑音乐软件,自主提高音乐的基本技能和创造能力。cakewalk、Eyesong3.0或TT作曲家等音乐软件是功能性很强的辅助音乐学习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可以通过乐谱输入掌握乐谱音高和节奏,掌握歌曲的旋律;可以进行练耳学习,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提高听力和音乐节奏感;运用其多种不同的音色系统,帮助学生识别不同的乐器;可以辅助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输入乐谱并填入歌词后,能导出乐谱,并生成midi音乐格式导出。因此,指导学生学会掌握一些电脑音乐软件,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歌唱技巧和发展学生音乐才能的捷径。

当然,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教师“教”、学生“学”的工具,不能把“信息技术”作为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还有它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知识点。因此,我们必须摆正信息技术在课堂音乐教学中的“位置”,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应有的价值。我们要恰当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音乐教学,并且精心指导学生掌握“数字化”自主学习音乐的技术,使学生“学会学习”,使我们音乐教学真正踏上高效课堂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日报》,2010—7—30

[2]李思慧.《从“学会音乐”到“会学音乐”的转变——学生音乐学习方式转变初探》,《中国音乐教育》,2004,(12)

[3]叶澜.《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中国教育报》,1999-6-1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