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自我效能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应用

作者: 殷漫漫

摘要:本文介绍了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基本观点,分析了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缺失的原因,并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139-002

职业指导是帮助人们选择并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的一个系统过程。从高校过渡到社会的求职阶段,是毕业生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决定了未来职业生涯的方向,也影响了生活道路。选择职业道路的过程并非易事,毕业生在求职阶段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自我评估不准、思绪混乱盲从、焦虑不安等。因此,大学生需要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心理问题。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职业自信心(职业自我效能)不足是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将心理、社会、经济因素通过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和目标设置3个核心概念整合起来,动态地揭示了职业选择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职业指导工作未能给毕业生职业选择过程一个解释和解决方法,职业自我效能正填补了这个空白。因此,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低的原因,以期为高校职业指导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职业自我效能理论的形成

自我效能源自班杜拉于1982年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指的是相信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行动以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很多的著作提出了不同的自我效能,如Lent于1984年提出的学业自我效能,主要与学业的成就有关,具有低效能感的学生表现得不太好,而且很可能中途退学。本文所关注的职业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对能否胜任所在职业所规定的任务的信念,职业自我效能体现了两点,它一方面指相信自己能掌握特定领域的能力,另一方面还体现了对所学领域的坚定性,即克服障碍的信念。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与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交互发生作用,自我效能在人的能动作用中处于核心地位,职业自我效能是个体在从事职业活动时,对自我效能信念进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职业自我效能自身知识来自于四个主要的信息源:(1)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成败经验。(2)替代性经验。(3)言语劝说。(4)生理状态。

自我效能同认知和情绪交互作用,自我效能高的人倾向于寻找更好的认知策略,并支持有效的分析性思维,是人们能从复杂环境中找到关键性的知识。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能采取一些策略让灾难性环境变得比较无害,也能成功地按自己喜好塑造情境。这种对环境的控制感能够消除焦虑。相反,积极的情绪也能个体带动探索选择正确的认知策略,来提高自我效能。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毕业生求职有着显著影响:(1)职业坚持和成就:职业自我效能对坚持和成就做出贡献,有研究指出,具有低职业效能的人,在其他职业领域也会表现出退缩。而高职业效能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更愿意花上较长时间去克服。(2)职业选择:职业自我效能感在职业的选择上意义重大。职业自我效能感是人们认为自己能胜任的职业范围预测,它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职业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替自己考虑的职业选择范围更广,对职业选择的兴趣也更大。低职业自我效能的人,会对相应的职业领域中一些自认为能力不足的职业采取回避策略,同时不能进行持续的努力保证成功。相反,高职业自我效能的人会尝试完成那些挑战性任务,有机会获得成功。(3)职业调垫职业追求越来越不稳定和不可预测,学生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决定自己的职业道路,然而学生也常常因职业选择的不确定而放弃对职业的选择。在多样化的职业中探索,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收集不同职业信息的能力、会对自身能力和兴趣正确地自我评价、在职业选择中迅速找到有效信息。面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职业自我效能高的人,运用这些帮助制定职业选择计划的能力水平越高;而职业自我效能低的人,会优柔寡断,缺乏行动力。(4)职业决策:职业决策是个体综合分析内外各种因素进行决策的过程,体现的是做出某个特定职业决定的自信和确定水平。职业自我效能高的人,倾向于相信他们完成任务表现带来了正面的后果,因而更有可能出色完成决定他们职业道路的任务。

二、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缺失的原因

1.自我指导能力不足

现代知识日新月异,社会快速的变化,人们不仅仅要获得课本上的知识技能,还要获得学校外的知识技能,以丰富自己的生活,促进职业生涯发展。这就需要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伴随着学习者终身的自我指导学习的能力。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持续的自我指导能力做准备,学生进入大学,自我指导学习的能力本应较强;但事实并非如此,有学生面临学业上的困难,有学生在求职中难以调整到理想的状态,不利于提高职业自我效能。

2.不合理的归因方式

根据心理学家韦纳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内部/外部,可控/不可控,稳定/不稳定三个维度来分析人们的归因方式。通常人们将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结为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有助于培养职业自我效能,也能在职业选择和职业问题中表现的更积极,而将失败归因于能力问题,则会损害职业自我效能感。归因与自我效能感之间还互为因果,高职业自我效能者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等内部可控因素,而低职业自我效能者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内部不可控因素,如能力或外貌体征、家庭情况等,会进一步降低职业自我效能。

3.自我评价存在偏差

大学生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是低职业自我效能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大学对自己的个陛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对大学抱着美好的憧憬,希望得以成才、收获友情、受到良好的校园氛围的熏陶;但是现实是成长需要付出或许更多的努力,对于没有意识到这点并收获寥寥的学生而言,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差距会另他们迷茫消沉。最后,随着社会转型期的逐步深入,个人意识得以从集体意识中解放出来。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多元,大学生参考社会中其他成员的权本位或钱本位价值取向时,自我评价也会出现偏差。基于以上主客观因素,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这也正是职业自我效能低的原因所在。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培养的途径

1.加强大学生自我指导的学习

职业指导工作者承担着增强学生未得到充分发展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任务。

自我指导学习的开始阶段,学生必须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环境做背景,以学校为例,宿舍环境安逸,不适合学习,安静的自习教室或图书馆更能保证学习的开展。同时,与游戏、影视相比,学习冗长枯燥。为维持一种长久的学习状态,学生就需要不断调动自己的学习动机,监控自己的学生活动,为自己设立学习目标并给以鼓励。学生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越高,对掌握学业内容越有信心。

2.加强同伴群体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影响力

大学生在群体之中,通过与同伴求职能力的比较,不断补充对自我求职能力的评价,来判断现阶段求职活动的表现。学生不再是一个难以评判水平的孤立个体,社会趋同的评价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效能。同伴的示范学习是职业自我效能重要的影响力,比起教师来,同伴的年龄更为相近,差异感也明显有了缩小,学生更愿意向其学习,他们越是感觉接近有能力的榜样,自我效能感越强。高校可以通过定期邀请优秀校友中的求职典型回校做报告;组织学生访问求职或职业生涯发展成功的校友或编制校友的成功故事专辑。大学生在学习其成功策略的同时,因为自己趋向于榜样,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求职业上的成功。

3.培养大学生积极归因方式

研究表明,对归因方式的训练引起了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包括对自我评价、选择目标和问题解决方面自信心的提升。主要的训练方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讲授相关的归因理论知识,着重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归因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结果。比如对在学业或者求职中遭遇困难的学生,强调学习能力、求职能力并非天生,而是像打球、打游戏、开车一样需要长期训练才可习得的技能。由此,如若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带来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则是积极的归因方式,而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则是消极的归因方式。第二阶段,进行归因行为矫正,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法,运用归因案例进行替代强化。通过问题来讨论成功和失败的各种因素,从而寻找合理的原因,并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第三阶段,进行团体辅导,适度运用角色扮演,为被试者提供可以模仿的榜样,通过榜样正确的归因,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

4.展示合理的目标

维持自我效能的最佳方法是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长期目标作为远景,近期目标使个体在过程中保持努力。长期目标、近期目标两者比较而言,近期目标对自我效能的效应更强,因为近期目标可以弱化长期目标的宏大飘渺,让职业成就显得更为显著。近期目标不仅仅是一个个小目标,还要时常加入自我评价,不断的职业目标达成带来的成就感可以反复鼓励自己,从而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目标由学生自己制定,近期目标越简洁明确,越有助于反馈,达到切合实际的近期目标后给予奖励,比仅仅制定一个目标,更有利于效能感的增加。因此,制定有效的职业目标,并对职业活动进行监控,及时反馈调节,有利于培养职业效能感。

5.加强家校联动,建立有利于求职的环境

有研究表明,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对阻止学生的中途退学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两者联动对学生求职成功同样也很关键。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因此,频繁的交流和有效的联络工具才能有效地促进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比如我院职业指导工作者会建立备忘录记录老师与家长的谈话记录,同时职业指导部门建立家校通平台,发布相关的信息给家长。换句话说,家长需要意识到学生在向学校职业指导部门寻求支持的重要意义。同样地,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也需要把家庭的支持纳入工作当中。

四、结语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对环境的选择,能部分地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该理论突出了人们的在改变环境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因此,高校职业指导部门加强学生的自我效能训练,有利于学生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求职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