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图式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案例分析
作者: 胡国平 侍顺明
摘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迁移的过程。
关键词:图式教学;迁移运用能力;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0-037-001
图式一迁移理论的概念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材料的信息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传递给人脑,激活人脑中原先储存的图式,同时经过搜索、选择、匹配、分析、推理等复杂程序,做出判断,将人脑中相关图式通过迁移的方式反馈到学习材料上,最终理解学习的材料,这一认识过程见下图:
只有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图式,并在具体情境中善于运用相关图式,才能达到顺利迁移,即以图式促进迁移。本人以《动能势能机械能》为例,谈谈运用图式教学提高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方法。
由于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在八年级的教学中已经出现,有关他们的一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因此我从设计任务表单开始,从借助学生已有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图式设计了以下任务学习表单和对应任务的分值:
任务单1.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能量,请写下这些能量的名称。(1分)
任务单2.根据任务单上的实例说说下列物体具有能量吗?尝试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3分)
任务单3.请根据你的预习和教师的演示实验说明能量和做功的关系。(3分)
任务单4.通过PPT展示的图片、结合图片或者生活实例向大家介绍能量的相关知识。(3分)
任务单5.根据任务单的要求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8分)
任务单6.根据任务单的要求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6分)
任务单7.根据任务单的要求探究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4分)
课前先将所有任务表单发给学生回家自主预习,上课时花一分钟时间用ppt先将任务单展示出来,让各个小组的组长现场到讲台上抽取任务单。教师做好课堂的引导工作,由领到任务的小组派人上来汇报,教师或者其他小组可以随时对汇报的小组提问。
对于任务l和2,通过ppt图片将所学的三种能量打乱,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图式,根据特点将其进行分类。在这一环节中汇报组抓住了已有图式中的三个关键词:运动、弹性形变、高度准确地对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分类到位。
任务3环节汇报组的学生只是在书中找到了能量的概念,当我演示从斜面上滑下的小车推动木块做功时,学生能够回答出具有内能,当我对汇报组的学生要求通过举例说明能量与做功的关系时,汇报组举例的都是正在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并且归纳得出:正在做功的物体有能量,不做功的物体没有能量的错误结论,接着我又追问了一下:“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有个别小组想举手但手又放下了,从这一环节看学生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出现了障碍,认知迁移理论认为领会是学习迁移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在没有领会的条件下,再加上受前面所学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图式定势影响下,学生虽然也可以习得信息,即从书本上找到了能量的定义,对能量的概念进行了机械记忆,并结合自己对功的定势理解得到以上错误的结论。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知识结构的图式时,应给学生呈现最大范围的实例和这些知识的应用情景。接着我通过山上的石块滚落和静止分析,即使石块静止,但也有做功的可能,屋顶上的瓦片即使不掉下来也有可能做功,概念中对能量的表述是能够做功,并非正在做功,最后通过小组补充举例,帮助学生调整并重建了自己的知识图式获得: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有能量。
任务5的设讦直接影响着任务6和7的顺利迁移,在该教学环节中,重在激活图式,应以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帮助学生生成新知识体系,巩固新学的知识为目的,巧妙地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大脑中激活的图式越多,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就越快,理解就越正确、透彻;学生的生活经验越丰富,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有利于在大脑中建立更多的,更高层的新图式,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任务5中我首先通过“公路限速”的图片以及学生自己的举例,学生成功激活得到知识图式: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当学生头脑中一旦发现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又立即激活出下一个图式策略——控制变量法去研究动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而动能的大小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出来,速度的大小如何控制?有部分学生遇到了思维的障碍,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和声音的振动如何体现,顺利将转化法的图式迁移过来,通过小组之间互相完善和总结实验,学生构建出高一级的动能知识图式,虽然这一环节用时将近15分钟,但顺利的将本环节的图式策略迁移到了任务6和7的完成。
本节课学生课堂气氛热烈,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学生对影响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课堂通过分组讨论实验的方式,使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通过本节课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图式和图式策略的迁移能力,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使其个性、特长自由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师必须结合物理学科和学生的特点,灵活的创设和利用教育契机,去促进积极的迁移发生,真正把为“迁移而教”升华为自己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