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体育生速度训练
作者: 闫章田 鲁鹏飞
摘 要:本文以自身多年带队实践为出发点,通过对高三体育生速度训练的总结,提出了自己独特、新颖的训练观点,对于促进高三体育生的训练与学习,升学率的提高都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三体育生; 速度; 升学率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61-001
一、速度素质训练意义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或人体某部位快速运动的能力。也就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快速作出运动反应、快速完成动作、快速移动的能力。
近几年以来,伴随着山东省体育高考政策的变化与调整,高三体育生的身体素质测试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与调整,但是100米、200米,无论作为专项,还是素质的测试项目,一直延续至今,少有变化,可见,速度训练在高三体育生考学当中所占的比重及份量。
速度素质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没有速度的高考体育生等于失败。[1]我们知道,速度素质是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它是衡量身体训练水平、竞技能力高低的客观依据。速度素质练习不仅能提高人体的快速运动能力,而且能提高人体中枢神经过程灵活性,提高人体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的储存量,促进供能能力的提高及改善代谢过程。可见,速度训练是高三体育生训练的重中之重。
二、速度训练重点
1.着手训练起跑的前两步
速度训练可以分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四部分。对人的视、听、触觉反应能力而言,一般是触觉最快,听觉次之,视觉反应较慢。如18~25岁男子对声的反应需要0.14~0.31秒,对光的反应需要0.20~0.35秒,可触觉反应只需要0.09~0.18秒。因此,速度训练重点,应着手进行完成起跑的动作之上。
2.速度训练内容
途中跑,是高三体育生速度训练的重点。由整个百米的过程看,途中跑所占用的时间最长,因此强化途中跑,改进起跑,完善冲刺跑,是提高百米速度的新尝试(如表1)。(见本文后)
三、速度训练注意事项
1.速度练习要始终贯彻放松原则
正如美国著名短跑教练温特所说:“放松训练是通向冠军的必经之路。”因此,让体育生学会放松,特别是跑动当中的放松,对于一天当中要考几项素质的体育生来讲,尤为重要,是其获得更高、更好成绩的保障。
2.速度素质训练应在运动员精力充沛,精神饱满,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快速能力的动力定型
3.速度素质训练是以大强度无氧代谢为主的活动,需以有氧代谢训练为基础
4.要考虑女生的身体形态特点
女生身体形态与男生相比,四肢偏短,躯干相对偏长,重心低,身体各部分的围度相对较小等。这些虽有利于平衡,但对速度跳跃能力的提高不利,女生力量和爆发力相对较小,反应时间较长。这也决定了女生在进行速度训练时应首先注意发展反应能力和快速力量,以保证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提高。此外,女生下肢相对较短,可用加快频率来弥补力量和步幅的不足,以发展移动速度。
四、小结
高三体育生的速度训练,要循序渐进,以量先行,强度次之,这样,能够减少运动损伤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当然,期间还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同时,也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为促进高三体育生的训练质量,提高升学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汉军.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体育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2013,6:19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1990,6:181-183
[3]胡红宝.如何培养普通高中的体育特长生[J]关注,2008,(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