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活化阅读探究
作者: 周彩红摘 要:阅读教学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验过程,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于生活,阅读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我们理应重视阅读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阅读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的意义。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课程; 新理念; 阅读教学; 生活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59-001
语文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感受和感悟语言文字,积累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理应重视阅读教学。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生活化阅读产生的原因
阅读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个人的生命局限,感受入生的博大,触摸世间的真情,从而使生命变得丰盈、滋润、灵动起来。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对阅读教学的影响颇深,在师生观上,师生的关系是师道尊严,在教育课堂中表现为学生无原则的服从权威。阅读课上,教师大都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再加上学生的从众心理普遍存在,表现为阅读活动中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者不愿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标准化教学”造成了朗读全班一个腔,没有了个性气质、没有了想象能力、创造力,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二、倡导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是生活便是教育。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意义的基础。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倡导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有什么意义呢?
1.倡导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是必需的
语言教学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点,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诸多能力的载体,而且是人的教育,故而教师必须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并不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偏才。因此,我们要把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出去,与社会生活接轨,让生活化的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阅读教学有一个中心,这“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积日成年,积年成终身,实际生活便是人生教育的一切。
2.倡导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阅读课的文章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而个体又是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对于不少事物也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结合生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3.倡导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避免阅读材料与学生实际脱节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问答为主线,学生只是机械地顺着教师设置好的线路“行走”,人为地割裂了日常生活与阅读材料的联系。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假使两者脱节,必然会对学生的发展形成障碍。因而,在阅读教学中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生活化阅读教学的理念
让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实现双向互动的过程,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做到的。
1.将生活引入学生的阅读课堂中
1.1亲近大自然。由于学生天生好奇,对事物充满了认识和探究的渴望和热情。因此,我们要走出课堂,走出文本,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悟、去体验,借助大自然的课堂,引导学生去捕捉课文所显示的大自然的生命活力,通过符号和语言去感知自然与生灵,让真诚与热情播撒的种子,在一棵棵幼小的生命里生根、发芽。大自然中的风霜雪月,花鸟虫鱼、山川湖泊,这些具体形象给学生的印象远比课本中的知识深刻。作为教师,应该仔细地观察周边的事物,创造条件让他们发现和感悟生活世界的一切美好事物,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努力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发现课本中已经呈现的或无法呈现的美景。
1.2关注社会。语文阅读教学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语文阅读,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可以进行。语文信息铺天盖地,社会生活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可以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去感受社会上的民俗民风,同时,我们可以促使学生通过报刊、互联网等搜集国内外重大新闻、本地区的热点问题等资料,扩充课文知识,让间接的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感受,学会观察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触及社会焦点,以使学生更深切的理解阅读内容,增强表达能力。
1.3体验日常生活。生活是色彩斑斓的,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在教学时应该多一份心,多一双眼睛去洞察,去感悟生活,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设法沟通生活与语文阅读的联系,使生活成为语文阅读的一部分,学生们的每一段时间里都是学习的焦点。将生活的焦点成为语文阅读的动力。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活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科技日益进步,因而,阅读课堂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体验。要尊重学生,以激励的语言,欣赏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去调动学生学习,让他们体验到被关注重视的感觉,他们乐于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阅读是一种独特的主体体验方式,阅读对生活的体验不是镜子式的平面反射,它是一种阅读主体对生活能动的建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包含着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创造,因此,阅读教学和生活相结合在一起,实现双向互动,在生活中学习,体验,在学习中生活,创造。将语文阅读课堂与学生真实的生活相联系。让课堂充满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应该进一步透视洞悉,去研究实践,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