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观察”才能提高学生作文的生动性

作者: 陈秀琴

摘 要:要提高学生作文的生动性,选择只强调写作技巧可能不会得到满意的效果。我认为“观察”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那么如何观察呢?要做到观察之前,要有做生活有心人的意识;观察之时,要真正做到“用心”“细心”;观察之后,要通过“触发点”合理想象。学生如果能做到这些,就一定能够写出高质量的、生动的作文了。

关键词:作文生动; 观察;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08-002

古人过去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一个“书”,就包括了作文。对不少孩子而言,写作文是一件相当头痛的事情。但是作文的写作对一个学生的现在,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提高作文的生动性,我们一直强调写作技巧,我们让学生多看书。但是我们发现,这些都没有让我们的学生的作文不生动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这些都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我认为真正可以提高学生作文生动性的方法,是观察。我们发现很多著名的作家,他们并不是都是写作专业的科班出生,并没有接触到很多写作的技巧性的东西,为什么他们的作文还是如此的吸引人和生动呢?因为他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但是有很多学生不知道要观察,不会真正的观察,不知道观察后该干什么?那么该如何来很好的观察呢?

一、观察之前——要有做生活有心人的意识

是不是不要有“料”,只要巧用一些写作方法就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了呢?或者只要会运用华丽的词藻,作文就生动了呢?在作文中多多的运用修辞手法就是好作文了吗?如果深入去了解,语文的修辞有六七十种。中国的修辞古而有之,如果去看经典的话就会发现,《诗经》的修辞最有代表性,那就是:赋、比、兴。如果真正学会了这个,能让学生作文生动无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赋、比、兴不是《诗经》的根,这些诗歌的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而把生活变成艺术就一定要创作者充分的观察。同时作文生动就是要能做到虎头猪肚豹尾。作文要做到“虎头”“豹尾”,可以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可是作文要做到有“猪肚”就难了,得让它的“身体”有心肝脾肺肾,得有东西,不是能随便拿个东西来充数的,假的心是不会让作文“跳动”起来的。要有料,就得观察收集料。有“料”才能写出高水平的、生动的好作文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它的意思是再能干的妇女,没有“米”也是做不好饭的。写作文也是如此,没有充分的材料,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没有料的作文内容空洞,废话连篇,样子也十分难看。那么材料从何而来呢?观察生活就是最重要的途径。观察是认识人的窗户,要写好人物的记叙文,必须要打开自己认识的窗户,要写好记叙文,必须打开自己认识的窗户,敞开观察的大门,让人物的言行举止源源的录到自己的脑海里去。而这就需要我们去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最陌生的熟人”,很多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比如父母老师同学,其实从作文里看出来他们真的不熟悉,除了送伞批作业借东西之外,什么也写不出。表面看是会不会写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了解的不够多的问题。虽然亲眼去看,但是真的看进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扑入眼中的东西一定要观察进去,切勿浮光掠影,视而不见。观察是写好作业的前提。平时多观察,才可能对别人了解、认识、熟悉起来。人物景物的细处、传神处才能描述出来,如果观察不到细处,那也是写不出细处的。

二、观察之时——要真正做到“用心”“细心”

学生的作文不够生动,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上文已经说了,那就是观察。观察不仅是观就好了,而是又观又察。学生要如何来观察呢?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真正做到用心、细心。怎么用心、细心?那就是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大脑,来观察作文的写作对象。我们要强调的是不仅仅只让学生动用眼睛,还要动用其他的器官,还有想象,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声、言之有味、言之有感、言之有意。其实我们发现在中国的诗词曲赋里,几乎没有用单一的色法来写的,都有色、声、香、味、触、法。眼睛代表视觉系统,耳朵代表听觉系统,鼻子代表嗅觉系统,舌头代表味觉系统,身体代表触觉系统,大脑代表意识系统。观察就是通过这六个系统来感受对象。言之有物就是不是只看到物体的颜色,而是指我们看到的一个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运动状态等。言之有声就是耳朵或者说是听觉系统听到的对象。言之有香就是鼻子或者说是嗅觉系统感受到的对象。言之有味就是舌头或者说是味觉系统感觉到的对象。言之有感就是身体或者说是触觉系统接触到的对象,比如说冷热、粗细、干涩、拥挤等。言之有意就是意识系统,想象中的那个对象。

观察就像你拿了个望远镜,写作对象就是要望的对象。百人百见,千人千面,每个人都不一样,感受到的也各有差别。什么叫观察?不能说眼睛看了,就是观察。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都运用起来,才叫做观察。举一个例子,比如描写下雨。我们的学生就只会说雨滴答滴答的。这就是声法,学生大多都会,但是我们可不可以用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来写呢?可以。用视觉来写,我们可以写:小雨如此的透明,是一滴一滴的,里面融化的是我们的倒影。用嗅觉来写,我们可以写:小雨,落下来,深深地吸一口,贪婪的想把雨的世界吞进胸肺。那是一种凉凉的、湿湿的感觉,是一种沁人心脾、润人肤肌的舒畅。吸进去的是空灵,吐出来的是烦恼。这雨,真的是来自天上啊!用味觉来写,我们可以写:如果你有雅趣,抬头吃进一小滴这无根之水,用舌蕾感觉,用意念品尝,你会觉得,有一种比茶更甘醇,比糖甜更清澈的味道,那是一种洗涤人的灵魂,不知不觉你便与自然混为一体的味道。用触觉来写,我们可以写:小心翼翼的拢起一团雨水,雨水仿佛精灵,轻轻的,你能感受到它在你的手心跳舞,它如此的透明、晶莹。用感觉来写,我们可以写:小雨,漫天的小雨,一定是天上的仙子知道大地渴了。让大地受到雨水的滋润。仙子如此慷慨,大把大把的送来这美丽的宝贝。

现在很多学生,写东西不生动、不形象。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他们只会从视觉角度入手,脑子里没有场景、没有图案、没有想象,所以写不多、写不生动、写不灵活。多角度的观察是一把钥匙,打开学生描写事物、景物的想象空间和思路。一个东西、一个事物、一个情景,可以通过它的样子、它的气味、它的声音、它的味道,以及对它的触觉与想象来写,这样写,一定会生动。而这是需要观察细心、用心才能写出来的。

三、观察之后——要通过“触发点”合理想象

是不是观察好之后就可以写出好的作文了,肯定不是。观察只不过是收集到好的触发点。在有触发点的基础上写出好的作文,比如上文我举的事例“雨水仿佛精灵,轻轻的,你能感受到它在你的手心跳舞,它如此的透明、晶莹。”这些是观察之后就能写吗?这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作文最怕不生动,三两句就把话都讲完了,思想堵塞,脑子里都是空空的。会写作文,文思敏捷的人,往往想象十分丰富,脑子里就像是活水,涌起层层波涛,连绵不绝。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它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域。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是一个能写出生动作文的极好的能力。

举例来说,我们学到的《皇帝的新装》和《七颗钻石》就是想象的产物。想象丰富多彩,潇洒的驰骋在想象的海洋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如此的重要,下笔写作文的时候怎么可以不让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奋力的翱翔。但是《皇帝的新装》和《七颗钻石》全是想出来的吗?如果没有平时生活中细心的观察,那些精彩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怎么能如此的吸引人而又符合人物的身份。所以说想象的内容又是以实际生活的观察为依据的。想象的内容如不合情理,文章就站立不住,闹出笑话来。怎样才能让作文真正的生动呢?要会认真的观察实景,实景选的好,就会像是仙女的魔法棒,会引出许多奇妙的想象,然后再进行合理的设计。这好的实景就是我们说的细心、用心观察后的所得。想象绝对不是胡思乱想,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具体生动的场景。有的学生想象那里有什么什么,概括的说个一两句,缺乏具体生动的场景。有的同学没有集中力量观察好一个场景,而是东写几笔,西写几笔,很乱,效果很不好。这不行,我们一定要认真的观察后才进行想象下笔,才能写出好作文来。同时想象的内容与眼前的实景要衔接得自然、巧妙,不能脱节。也就是说,实景要和想象的图景结合融汇,不能是互相不相干的。想象可以形象化地写出人们的美好愿望、美好理想,想象应该散发出时代的气息,这也需要观察时代的特征。想象要合乎情理,不能乱想乱弄。想象是可以以客观实际为依据的,但是又不可以拘泥于客观实际,而是感觉的深化。那么我们换句话总结一下就是说,如果只是观察不想象不行,但是只有想象不观察也一定不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

提高学生作文的生动性有一个很好的答案——观察。不要把浮在表面的写作技巧当做解决问题的正道,我们要知道治病要治本。这个“药方”写好之后,学生得老老实实的服用,不可以懈怠懒惰,才能有效。让学生学会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会在他们的笔下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吴勇著.《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和平著.《突破作文瓶颈的三维教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荣艺,姚春杰主编.《作文有效教学招招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管建刚著.《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

[5]管建刚著.《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福建教育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