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丰富性
作者: 徐志东摘 要:本文以体验教育为切入口,通过设计体验目标,丰富知情意行;营造体验环境,丰富体验途径;总结体验成果,丰富学生生活等三个方面的阐述,创设完善了“营造体验环境,丰富课堂教学”研究课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丰富性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55-001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市场经济浪潮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冲击不容乐观。家长对子女的过度溺爱,使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较为浮浅。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父母对子女的智育寄予过高的期望,考满分、考重点已成为家长们约定俗成的共识。受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生的活动空间日益狭窄,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主动获取创造的机会大大减少,体验生活的能力相对缺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将体验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是一个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且具有一定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价值的课题,并根据小学生心理、生理发展和教育的特点,体验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适合和需要。
所谓课堂教学体验,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积极体验的同时,主动把实践活动中蕴含的多方面教育和发展因素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态度、能力、观念和品质的过程。
笔者自探索、研究体验教育以来,在陶行知教育理论、心理学内化理论、情境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育规律和小学体育教学特点,以及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以体验教育为切入口,创设了“营造体验环境,丰富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
一、设计体验目标,丰富知情意行
笔者根据小学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德育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四个提高”的基本目标。
1.提高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通过知识体验,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2.提高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
通过情感体验,培养情感意识,提高学生在集体中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及其合作互助的情感交流。
3.提高毅力及拼搏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意志体验,培养为班争光、为校争光的拼搏精神,提高学生的毅力和集体荣誉感。
4.提高创造力和自我锻炼能力
通过行为体验,培养举一反三的自锻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锻炼能力。
二、营造体验环境,丰富体验途径
为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途径,开展体验教育活动。
1.营造良好的课堂体验环境
课堂教学对于丰富学生体验,促进身心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课堂体验环境是体验教育的重要因素。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从塑造自身人格和形象入手,尊重、信任、鼓励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师生交往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自我发展的动力,尽量避免产生对学生的消极心理影响。
(2)重视课堂常规管理,形成和谐、团结、真诚的人际关系。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担任角色,尽—份服务集体的责任,如班长、组长轮值制等,从而获得自我锻炼,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3)以“四个提高”为核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如“救死扶伤”、“智夺营垒”、“统一行动”等,彼此共享集体智慧的成果,最终形成积极向上、友好共进的体验环境。
2.研讨及丰富体育课的体验教学途径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基本技能、发展提高体能的主要渠道,要充分运用体验教育思想、理论,探索体育课的体验教学模式。
(1)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活生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因材施教,形成有规律、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在备课中体现,在课堂上实践。
(2)改变原有的教师说教形象,创设情境,把“音”、“画”、“物”等引入课堂,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认识、分析、解决运动中的实际问题。
(3)结合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组织体验活动。在教学低年级室内体育课《行路安全》一课时,笔者联系实际,巧妙设计学生的座位,精心制作投影,合理安排模拟,在“看,议,读,仿”(即:看投影,议规则、读儿歌、仿交警)中掌握知识,不断内化,并转化为学生自觉行为,提高了整堂体育课的实效性。
(4)高年级体育课可通过评析、讨论、汇总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评价,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促进。
3.创设形式多样的体验情境
(1)根据学生各年段的不同目标、要求及特点,精心设计各种积极有效的体验。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缺乏韵律感、节奏感的弱点,进行“看、听、找、学”(即:看录像、听音律、找感觉、学动作)四步体验;针对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创基础,提出更高要求,进行“知、练、评、固”(即:认知技能、自练技能、评析技能、巩固技能)四步体验,使学生在自锻自练、默契配合中取得极好的效果,强化了自创与协作精神。
(2)开展学生喜闻乐见,有深刻体验教育作用的游戏,体现出“学、戏、练”,使学生在“戏中练、练中学”。另外,游戏中有较好的思想内容和一定的故事情节,是体验教育的良好素材,应在游戏中充分让学生表现自我,并加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3)优美的音乐与旋律,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韵律感,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达到体验教育的目的,所以运用电教手段于教学实践中,不仅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富感染力,学生也学得主动、轻松,并在韵感中内化体验、完善自我。
三、总结体验成果,丰富学生生活
1.初步实现了“四个提高”的教育总目标
各式各样的体验教育活动,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通过小干部的每周轮值制,使学生加强了责任感意识,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积极发展主人翁作用;在争当“体育积极分子”的竞争机制激励下,学生克服了自己的弱点,充分自信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积极体现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了课堂凝聚力。
2.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学生们在体验教育活动中,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辨析能力等都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提高,真正地体现了教育的“三面向”。
对“营造体验环境,丰富课堂教学”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通过学校体育同仁的共同努力,必将有新的突破和收获。
参考文献:
[1]《体育课程标准》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