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文字学起来更轻松
作者: 王金兰摘 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语言文字的传承还要靠他们。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和文字的教学,语言即说话能力,文字即识字、写字能力。那么,如何上好语文课呢?首先,教师必须规范使用好语言,在普通话上力求标准,用字、吐字清晰准确,在耳濡目染中,学生才会拥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在书写上要力求规范,这才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口语交际; 写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87-001
汉字是我国一门悠久的历史文化,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文字的出现给中华民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错别字越来越多了,有的还是故意弄成这样。比如现在的人老是把“什么”说成“虾米”,把“同学”说成“童鞋”,把“我”说成“偶”……这些虽然是一些流行语,但是对那些刚刚学认字的孩子会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语言文字的传承还要靠他们。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和文字的教学,语言即说话能力,文字即识字、写字能力。那么,如何上好语文课呢?首先,教师必须规范使用好语言,在普通话上力求标准,用字、吐字清晰准确,在耳濡目染中,学生才会拥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在书写上要力求规范,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口语交际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的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的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1.借助插图,想象“说”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苏教版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指导学生观察:云房子还可能是什么样的?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云房子可能像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云房子可能像一头凶猛的狮子,云房子可能像美丽的花朵……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2.借助插图,表演“说”
分角色表演是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语文活动,虽然费时较多,但收效是多方面的,特别表现在口语交际方面更是有效途径。如教学《小露珠》一课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好小露珠、小蟋蟀、小青蛙、小蝴蝶的头饰,四人一组表演。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再加上惟妙惟肖的动作,把大家感谢小露珠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表演,不但可以重现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组织演出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进行交际、合作的过程。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创设情境来上口语交际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交流,促进他们独立思考,有助于他们听取、比较、思考不同的意见,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锻炼,对学生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在上小学语文第二册的口语交际“爱吃的水果”时,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位顾客,来到水果店买水果,可是他看着水果店里各种各样的水果,不知选什么?如果你是水果店的售货员,你会怎样介绍?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这样一来,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一种主动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续编课文,填补“空白”
学生是想象的天才,教师千万不要设置框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如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海底世界》一课,要求学生想一想:除了这些声音,海底还会有什么声音呢?用上课文中的句式和同桌一起练练吧。学生写话时运用课文中的这一句式,并且仿写这一句子中的叠词,如:
有的像小牛一样哞哞,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有的还好像在唱歌……
有的像小猪一样吭吭,有的像小青蛙一样呱呱,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有的还好像在演奏……
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位孩子都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对精彩的语句我及时的给予喝彩、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规范书写
在写字教学方面,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书写必须工整干净。首先必须做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教师在板书和作业批改中必须书写规范,用字用词准确恰当,不带笔、不草书,不乱写简化字和繁体字,身正重于言教。
现在在现实生活中还十分流行错字呢!像那些街道上的商店招牌就是个例子,卖衣服的是“衣衣(依依)不舍”,卖蚊香的是“默默无蚊(闻)”,卖电动车的是“乐在骑(其)中”……这些看多了,学生怎么会不写错呢?
有一次,学生交上来这样一篇作文:今天,我到我亮亮(阿姨)家了,亮亮(阿姨)一贝(见)我来了,就兴至(致)勃勃的(地)跑出来迎妾(接)我。还给我敖(熬)了鸡汤,我见了两眼放光,一口气把她(它)喝了下去,肚子快被掌(撑)破了。亮亮(阿姨)它(她)人真好……瞧瞧这一段话里就有14个错别字,弄得我是哭笑不得,那位“创作者”只好把头埋得更低了。
我好想把那些乱用错别字和老写错别字的人找出来,跟他们说语言与文字的重要性,让他们改正错误。
总之,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必须从小抓起。教师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是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是规范语言文字的主阵地;课外活动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训练基地;家庭、社会是规范语言文字的扩展领域。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正确书写的能力,规范使用好我国的文字,是广大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外来思想和舶来品繁多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打好语言文字的“攻坚战”,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规范的语言文字基础,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