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斋书录解题》的文学思想初探
作者: 王晓慧 王端阳摘 要:南宋藏书家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私家目录,该著作除了文献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外,在文学史上文学评论方面的成就也很高。
关键词:直斋书录; 陈振孙; 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128-001
陈振孙,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他一生博学多才,学问渊博,经、史、子、集无不精通。他在自家藏书的基础上编写的《直斋书录解题》(以下称《解题》)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私家目录,和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并称为“私家目录之双璧”。《解题》除了在版本学、目录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外,文学评论方面的成就也很高。
在《解题·集录》里,在解题的过程中他对不同的作品、作家及学派等都进行了考订和品评,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为后世对宋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综观整部《解题》,他的文学批评成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记载、考订、品评著者
1.《集录》的解题中对宋代的大部分著者的生平及佚文逸事都作了详细地介绍,有的不失为作者的小传
《解题》卷十七《浮沚先生集》十六卷、《后集》三卷:秘书省正字永嘉周行已恭叔撰。十七入太学,有盛名。师事程伊川。元佑六年进士。为太学博士,以亲老归,教授其乡,再入为馆职,复出作县。永嘉学问所从出也。乡人至今称周博士……
叙述了周行己一生出仕入仕的经历及师承方面,肯定了他的学术成就,并进一步说明其为“永嘉学问所从出也”。
2.在对人的考订方面,陈氏受中国古代“知人论世”的文论思想影响,对生平有空白或疑点的著者进行了考订;品评方面,陈氏秉承儒家的正统思想,重人品,认为人品是影响文品的重要因素
2.1考订作者。一是事迹有歧说者,进行考订,不能确定的便两存其说。
《解题》卷十六《文薮》十卷:唐太常博士襄阳皮日休袭美撰。日休,咸通八年进士。黄巢之难,陷贼中,为“果头三屈律”之谶,贼疑讥已发拳,遂见害。陆游《笔记》以《皮光业碑》辨其不然。
于皮日休结局之谜两存其说,先叙述世所通行的说法,是黄巢之难,陷贼中遇害,而后又提出陆游的看法,认为世所传于事实不合,陈氏不能肯定其说,故两存之。
二是作者有异议者,找出相关依据进行佐证,并提出自己观点,对相关错误进行纠正。
《解题》卷十六《鲍参军集》十卷:宋前军行参军东海鲍照明远撰。世多云鲍昭,以避唐武后讳也。沈约《宋书》、李延寿《南史》皆作鲍照。而《馆阁书目》直以为鲍昭,且云上党人,非也。
纠正《馆阁书目》之误,确定作者为宋前军行参军东海鲍照明远,并且以“沈约《宋书》、李延寿《南史》皆作鲍照”作为依据。
2.2品评著者。一是从儒家的正统思想出发品评著者。
陈氏不仅在目录学上深有造诣,对理学及儒家思想也颇有研究。他推崇朱氏儒学,并且早号“醇儒”。这在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七十五·故通奉大夫宝章阁待制致仕陈振孙赠光禄大夫》中有记录:“具官某,其文秋涛瑞锦,其姿古柏寒松。早号醇儒,得渊源于伊洛……”他的这种思想在《解题》中品评著者方面也一以贯之。
陈氏在《玉台新咏集后序》说:“……夫诗者,轻之发也。征戍之劳苦,室家之怨思,动于中而行于言,先王不能禁也……顾其发乎情则同,而止乎礼义者盖鲜矣!……”1
“发乎情则同,而止乎礼义者盖鲜矣”反映了陈氏儒家正统的文学思想。他用这种思想评诗、评词、评文,显现了他这种思想的典型性。并且从政治教化的高度,用这种儒家的正统思想来规范、限定文学作品内容的意图和主张。他对内容“狭邪”、“劝淫”,有伤风化,有违风雅正道的作品嗤之以鼻。
《解题》卷二十一《花间集》十卷:……其词自温飞卿而下十八人,凡五百首,此近世倚声填词之祖也。诗至晚唐、五季,气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长短句独精巧高丽,后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晓者,放翁陆务观之言云尔。和《玉台新咏集后序》中“自唐《花间集》已不足道,而况近代狭邪之说,号为以笔墨动淫者乎!”相印证,晚唐、五季后花间词“气格卑陋,千人一律”,内容有违风雅,陈氏对其很不以为然。
二是知人论世,重视人品对文品的影响
陈氏论文必定论人,兼重文品和人品。
《解题》卷十六《会昌一品集》二十卷、《别集》十卷、《外集》四卷:唐宰相赵郡李德裕文饶撰……《穷愁志》晚年迁谪后所作,凡四十九篇,其论精深,其词峻洁,可见其英伟之气……
对该书著者李德裕的英伟之气赞赏有加,因其作品用词峻洁,更加凸显出来其英雄气概,作者英伟之气和作品的议论精神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文如其人。
二、品评作品成就
1.善于从著作最佳角度切入
《解题》卷十七《宛陵集》六十卷、《外集》十卷:都官员外郎国子监直讲宣城梅尧臣圣俞撰……圣俞为诗,古澹深远,有盛名于一时。近世少有喜者,或加毁訾,惟陆务观重之,此可为知者道也。自世竞宗江西,已看不入眼,况晚唐卑格方锢之时乎?杜少陵犹有窃议妄论者,其于宛陵何有?
从诗风角度切入,显现了梅氏与众不同的风格。高度评价了梅尧臣“古澹深远”的诗风,近世只有陆游对其褒奖有加,同时评述了当时梅尧臣与之格格不入的诗坛风气。
2.力求公允,褒贬得当
《解题》卷十七《箕颍集》二十卷:颍昌曹组元宠撰。组本与兄纬有声太学,亦能诗文,而以滑稽下俚之词行于世得名,良可惜也。
褒扬其能诗文,但又对其行于世的作品皆滑稽下俚又甚感可惜,对其评论不失公允。
3.评语精当,具有经典性,短短几字就把一个人的文风、词风及艺术成就表达得淋漓尽致,简单明了,为后世的文学批评及研究提供了借鉴之处
《解题》卷十七《吕文靖试卷》一卷:……此可以见国初场屋事体,文法简宽,士习淳茂,得人之盛,后世反不能及。文盛则实衰,世变盖可观矣。
短短两句话叙述了宋初科举考试的文法等一些情况,使读者大致了解了当时的科举考试状况。
总之,陈振孙以其经、史、子、集无不精通的深厚底蕴,在《直斋书录解题》中,在文学研究方面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
参考文献:
[1](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