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顶岗实习学生就业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 贾春

摘 要:顶岗实习是一项现代职业教育的制度。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调查学生的就业观念、家长对就业的认识等,能有效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更好更快的适应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员工。

关键词:顶岗实习; 就业观;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122-002

顶岗实习作为中职培养的一种模式,现在越来越被学校和家长认可。我们学校目前为止,高三学生除个别身体原因外,大部分都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顶岗实习教育活动。顶岗实习的目的是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零距离接触企业的管理理念,达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当前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而被淘汰,几经挫折就会怨天尤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能正确把握和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专业知识的多少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强弱。也就是说,能把自己正确的定位,找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合适自己,这就是正确的就业观。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3年我校顶岗实习生几百人,本人从中选取19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专业涉及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数控维修、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幼教、财会、电子商务等几乎涵盖我校所有专业。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收回155份,有效问卷125份。

(二)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份是学生问卷调查,还有一份是家长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包含30道题,其中对学校就业等相关工作的认同调查10道,就业观调查15道,创业调查5道;家长问卷调查包含20道题,其中对学校的认同调查5道,家长就业观调查10道,对孩子家庭管理调查5道。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发放问卷调查,同时为了使本次研究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逐一发放调查试卷,学生调查部分大部分都是当场当面完成。家长调查表采取抽查的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核实调查内容,从调查结果看来,此次调查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能反映学生就业观的一定问题。

二、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认同

为了了解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认同,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进行调查:

表1:在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活动中哪些对您的就业有帮助?(可多选)

表2:您认为母校毕业生在以下哪些方面能力较强?(可多选)

表3:您对母校的就业工作

由表1-3的数据可知,学生对于学校的就业工作还是比较认可的,满意率达到85%。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顶岗实习的安排也是比较认可的,主要表现为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工作环境优良,保障设施齐全,对职业有了深一步的认识,顶岗待遇丰厚。

(二)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

表4:您选择就业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表5:您的就业单位意向为

表6:您能接受的最低薪酬标准是

表7:您首选的就业区域是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职生择业时比较在意专业对口,如今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也发生巨大变化,要求专业对口的呼声越来越小,作为中职生,只能是对专业操作有个浅显的认识,对专业内涵发展、专业深度很难把握,片面的强调专业对口,很难找到合适的企业。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职生择业观念有待改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成了首选,而私企几乎是无人问津。私企是我国经济的一支生力军,目前现实情况显示,在私企发展空间更大,更有利于实现个人的价值体现。

由表6我们可以看出,中职生择业时也会考虑报酬,从表中可以看出薪水不是主要因素,并且近73%学生的选择也趋于合理,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在960元/月。经常有媒体报道大学生择业时把工资待遇放在首位,“非3000元一月不干”代表这类学生的心态。作为中职生,在如此复杂的就业环境下,有的时候大学生为争得一岗位,不得不放低要求,谋得一职位,和中职生同工同酬。我们的学生更要看清形势,合理评价自己。

从表7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是选择南京本地,一是考虑离家比较近,二是开发区有众多企业可供选择,第三工资待遇也不比外面的差。选择南京本地无可厚非。

(三)学生创业观念调查

表8:您创业的首要目的是

表9:您对中职生创业的看法是

表10:您是否准备选择自主创业的就业方式

由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基本具备创业的认识,但是还欠缺创业的意识和创业的相关知识,应加强这个方面的培养。

(四)家长对就业的认识情况调查

表11:您让孩子上我校的原因

表12:您认为孩子读书的目的

表13:您对孩子的就业前景

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就业问题上,很多家长和学生仍就是被动的等待学校的安排,认为进了学校,就像是进了工厂一样。家庭是影响学生就业观的重要因素。要专业对口,要福利待遇,要“五险”齐全,要路途较近,有的甚至想找事业或机关“铁饭碗”才算就业,否则就是打工。因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观。

三、基于调查与数据的分析

1.我校在就业及就业管理上获得学生及家长的认可

家长对于顶岗实习的模式还是比较看好,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感知企业的工作氛围,有了相应的经济回报,对企业有了定性的了解,对以后的工作有了方向。

2.学生的适应能力强,大部分都能遵守学校顶岗实习要求

到调查的前一天,合计辞职学生3人,公司反映学生动手能力强,接受任务快,都能较好的完成实习任务,为企业储备了大量的后备军。

3.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端正,还有极少数的同学需要引导,通过其他的形式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补上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的后期就业打好基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22,123原版全文

4.在调查中也发现,企业与学校的配合还存在问题

校企合作重在“合”字上下功夫,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学校的人才,我们在时间上、课程上都围绕企业转,几乎没有多少自主的权利。并且企业不太认同顶岗实习模式,他们更需要企业的员工,对于学校的管理他们也存在多余的心理,认为学生到企业了就应该由企业负责,学校完全脱手。可是我们的学生还是高二,面临诸如考工、英语考试、普通话考试等很多问题,都占用企业大量的时间,所以他们不愿意也不乐意提供相应的服务。

5.家长的就业观念和认识对学生的培养存在不少的影响

家长就业观念淡薄,子女对待就业观念的意识不强。在辞职学生的走访中还发现很大部分的原因来自家长,或者是经过家长首肯,学生才办理辞职手续,有了家长的支持,学校的教育制度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一纸空文。转变学生的就业意识的同时,还应转变家长的就业认识。这就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在学生就业前都要召开家长会的主要原因。

四、对于学生就业观培养的建议

1.转变思想,明确中职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作为一名中职生,认清形势,转变思想,脚踏实地,努力完成自己学业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修养,这样在未来职场中才有一席之地。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我们要教育学生有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把人生的奋斗目标规划在:就业+择业+创业=成功的模式上。中职学生缺乏的不仅仅是技术操作、动手能力,理论环节也非常薄弱。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正规的职业高中毕业学生,还和初中学生干一样的活,脸面上过意不去,所以说要转变职高生的择业观念,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3.转变眼高手低盲目攀比的就业观念

要客观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把握机会,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白白丧失了好的发展机会。有的家长的就业观念存在问题,甚至打电话责问:我孩子学的是电子商务啊,怎么分到电子厂去做工人啊?先求生存,后求发展。另外你的同学或同乡找的单位或待遇比你好一些就去攀比,而放弃现在的机会,结果你将一事无成。

4.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在日常就业指导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和心理素质。首先要开足开好职业指导课,加强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业指导课不是搞形式,要实实在在的真抓实干。职业指导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贴近学生的实际,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确有成效的指导,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职业适应能力得到加强。二要加强职业生涯设计指导,通过生涯设计规划职业方向,正确把握自身的素质和潜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三是加强政策理论的解读,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家,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给出相应的引导。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22,123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