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灵魂的守望者

作者: 孙从巧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学生视野广阔,个性鲜明。面对如此变化,问题也日益增多:网络、单亲家庭增多、留守儿童等因素制约孩子们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班主任要学会寻找合适的支点,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向智慧化发展,为繁琐忙碌的班主任工作注入一缕和煦的春风。

关键词:班主任; 打开一扇窗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163-001

一、给我一个支点,打开自信之窗

阿基米德豪言:“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一名言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同样适用,只要找准适当的切入点,没有教不好的“问题学生”。

一次开学,学校将邻班张伟调到我班,他是鼎鼎有名的大懒虫,上课懒洋洋,漫不经心。作业如乱麻。做操时,四肢有千斤重。他是众人谈论的焦点人物、问题人物,原班老师使尽十八般武艺,都被他无所谓的神情化解于无形。

我本想反对,可是想到一句名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他暗淡无光不是因为他自身顽劣的质地,而是没有碰到一个善于雕琢的良匠,或许我可以将他打磨成闪光的玉器呢?

我让他和一位学习认真的女孩同桌,或许在榜样的影响下会发生改变呢。一连几天,他依旧懒懒散散,像没灵气的提线木偶,总是呆在教学之外的角落里。我一出拳就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劲,这让我既懊恼又无奈。

一次下班途中,偶遇一位建筑工撬大石头,左撬右撬,纹丝不动,他对着那石头仔细端详,然后换个位置,大喊一声,用力一压撬棍,那块顽石头应声而起。我豁然开朗,压在心中的大石也瞬间落地。

改变一个人与撬石头同理,得找准突破口。经过观察发现他惰性强,不愿完成作业,但头脑灵活,他常会出乎我意料地答对些难题,且基础不差,字词默写等竟都能马虎应付,若能认真,说不定是匹千里良驹。

我调整策略,决定从基础开始,而作业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也是学生学习情况最直观的反映,要想发生质变,我定然把作业作为切入点,将这顽石撬动。

打定主意,我找他谈话,把他的作业和优秀作业比较,他依旧一副“万事与我何干”的冷淡神情,我百般劝说,在他那统统失灵。情急之下,我想起张伟有个优点就是守信,一个点子在我心里慢慢成形。

第二天,我将张伟叫到一旁,和他约定:三星期,如果他能把字写工整,就特许他少写些作业,他很惊讶,在这诱惑诱下,爽快答应。

约定后,我不放心,他轻易答应会依言做到吗?令我没想到的是,开始几天,他的课堂作业有了明显变化,欣喜之余,我都在作业本上写下些鼓励性的话语,如:“看到你工整美观的字迹,是种享受,相信你会给老师更多的惊喜。”“你是个言而有信的孩子。”我也信守承诺,给他减少些作业,并发短信给家长,反馈在校情况。

随后我要求他家庭作业也如此,渐渐地我发现还没到我们约定的时间,他的作业竟然写得很工整,我每天在班级加以表扬,大家啧啧赞叹。

更令我惊喜的是在一次语文测试中,他的阅读短文竟得满分,这一成绩只有寥寥几人取得过,当我表扬他时,他竟像女孩样伸出舌头,一脸不自信,那胖乎乎的后背更弯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测试中,他又给我送来份厚礼,夺得班级语文成绩第一的桂冠,如同是枚重型炮弹,全班一下炸开了,众星捧月般围着他,他不再腼腆,俨然得胜的将军,脸上挂着“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自信笑容。

暑假,我收到他的短信:“孙老师,谢谢你,因为你和我的约定,你对我的信任,抽掉我身上的懒筋,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更加自信。”

我万万没想到,只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不仅给张伟打开那扇自信之窗,成为一名优生,我也收获了经验和自信。

二、寻找合适对手,打开自强之窗

世人都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恨不得马上除之。反之一想,拥有强劲的对手,倒是种福份、造化。班主任在平时教育中,让学生确定合适的对手,有危机感,继而爆发力、竞争力增强,奋发图强、锐意进取。长此以往,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次语文测试作文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学习和生活上都会有自己的对手,你和对手怎样相处?你们曾发生过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呢?以“对手”为题写篇作文。阅卷时,我发现许多孩子叙述自己平时怎样与对手相处,他们间曾有快乐,闹过矛盾,但终究未影响到同学间友情。有的孩子叙述自己怎样与对手在学习上较量,互相吸取成功的学习经验,交流探讨学习上的问题,虽互为对手,却在比试中共同进步,拉近彼此距离,加深感情等。看到同学们的肺腑之言,我想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我在班上表扬了同学们的积极进取精神,特别表扬了那些敢于挑战高手的同学,鼓励他们逐步实现目标,一时间,男女之间、同桌之间、好友之间、小组之间在学习上谁也不愿甘拜下风,数学成绩上升很快,优秀率上升达21个百分点。

激发孩子们在学习上确立自己的对手,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到自觉主动地学习,发挥自身潜能,为他们打开那扇自强之窗。

三、点燃心火,打开奉献之窗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每个孩子非常熟悉,懂得他们希望老师怎样教学、怎样善待学生、怎样处理班级事务等,因此,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要学会从他们的心理需求入手,按着他们能够接受的思路加以引导,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实,孩子都有上进心,乐于奉献,渴望被表扬、赏识。那班主任该如何点燃孩子内心深处涌动的那股心火呢?如果我们采取粗暴的命令进行强压,或许会暂时浇灭它;如果采用无视冷漠的态度,也可能慢慢扼杀它;但是,只有春风化雨的点拨和激励,才使它慢慢燃烧起来,打开他们与生俱来的奉献之窗。

有个男孩王峰,多动,自制力差,漠视学习,作业龙飞凤舞,老师见到就头疼。一次课间,我走进教室,无意中瞥见他正蹲在那儿,把洒扫工具一一摆齐,这可把我惊呆了。随即,我对他的行为大加赞赏,这可一发不可收拾,每天一到教室,他就拿喷壶洒水。他的这种为集体奉献自我的精神令人惊讶、佩服。惊讶之余,我和他交流时,发现王峰的脑子灵活,我们打算从数学入手,调动他学习数学的动力。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他的数学成绩竟然由原来不及格上升到70多分。

班主任的工作苦乐相伴。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就让班主任做那扇通往学生灵魂深处的门边小窗的守望者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