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 吴妙

摘 要:《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愈发地感到,创设适当的情境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把握时机,灵活适时应变,创设活力课堂,诱发学习兴趣;注重养成教育,传授学习方法,保持学习兴趣;利用教学手段,采用生动教法,提高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激发;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01-00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是运用的前提,会用语文的习惯是学习语文的归宿和落脚点,即叶老所说的: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而能力的培养也好,习惯的形成也好,唯一的途径和方法是强化训练,这个训练的主体当然是学生自己。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语文学习的自身的必然需要。现代教育论也告诉我们,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是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只有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从内心乐于学习,主动地去思考探究,将学习看成是乐趣,体现课堂生成实效,课堂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一、注重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的指导。每当讲授新课,不急于把教学内容交给孩子们,而是问问他们平时是怎样学习的?从看到课文题目、提出问题、了解课文、深入研究、解决问题,一直到课文内容的深化延伸,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做的?这样虽然花了许多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了有目的预习、学习、复习等方法。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利的。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教学最大的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最大的成功是学生乐学。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起点,也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了,才能做到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才能培养创新意识。

只有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多向性地,趣味性地改变学习方法,课堂气氛一定会鲜活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会得到充分的调动与舒张。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对所学知识掌握牢固,记忆持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竞赛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

根据孩子具有好胜心、进取心的心理特点,可以设计一些竞赛活动:小组擂台赛、男女阵营挑战赛、争夺小红旗、争做最佳明星……并用上一些富有激励性的口头评价,如你真棒、回答的真不错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表现、主动创造。同时准备用血红色学生喜闻乐见的乖巧可爱的图形、符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正面的评价,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真正把学习当成一件趣事、乐事,促使他们对所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表扬可以让学生如沐春风,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表扬自己的学生。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趣味性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学习的好习惯。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困境中想法设法,另辟蹊径,就一定会让语文和学生为友。

三、培养阅读兴趣

学习语文要多读书,课外阅读能促进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班级内的图书角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营造读书氛围,可以有特色的布置那一带,精心营造班级书香绿洲,让书香无声地感染熏陶学生。如跟学生说一些名言名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另外,为满足学生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涉猎对其学习、生活、成长有益的图书,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开展班级内“换一本书看”的活动,同学间自由交换一到两本书看,定期与不定期交换,以此循环下去,以节约资源,更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一位老师说:“只要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身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而养成习惯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随着小学生年龄增大,他们的求知欲强烈了,他们欲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要求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也想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成绩。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课外阅读。而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阵地,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喜欢语文课。

语文这么美,你难道不喜欢语文吗?而提高学生的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作为一名真正的语文老师应该做的。当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矛盾,而是紧密相连的。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提高,这就好比我们认真的喂养小鸡,到了一定的时候,小鸡就会下蛋一样。但是反过来,学生成绩提高了,语文素养不一定真正地提高。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块黑板讲到天黑。还可以使用其他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吸引住孩子的眼球。制作精美的课件,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孩子的兴趣也油然而生。

趣味性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所以一定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加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总之,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外,还要努力学习教育学与心理学,有一颗爱生如子的心,努力从各方面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而又趣味横生的学习环境、成长环境,使学生对学校生活充满兴趣和激情,为培养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