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孩子的心灵乘上音乐的翅膀

作者: 李娜

摘 要: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农村孩子; 音乐教学; 审美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89-001

我国在制定教育方针的时候就提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音乐课便具有其他智育学科的共同属性,不单单被认为是一种娱乐和消遣的课程,而是陶冶情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另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首先在家长眼里这个并不重要,其次学生自己也觉得无所谓,相对来说学习兴趣并不高。所以,如果我不想让自己付出的劳动换来“竹篮打水”的后果,那就一定得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农村孩子的心灵也乘上音乐的翅膀。

一、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途径之一。

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加强音乐审美来培养学生应有的音乐能力,这是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则是现代文明社会人的最基本的素质。所以,它是基本素质教育之一。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面向全体学生,是音乐教育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歌曲演唱,和乐演奏,随歌随舞等活泼丰富,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提高兴趣和注意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并且音乐能改变人的情绪。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充实的物质生活,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音乐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音乐方面的消费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商业化,音乐工作的职业化,使得音乐人的工作与其他职业没什么区别。所以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也就同其他诸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智育一样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是提高劳动技能的基础。而无论从事其中哪一项的学习,学习者都需要理解、想象、联想、记忆、创造诸思维功能的参与。多种思维功能的参与,说明了音乐学习具有与其他智育学科一样的脑力劳动特征,即具有智育特征。

二、激发兴趣,智慧的引导

大学毕业后就踏入工作岗位,进入了一所村小当音乐教师,刚毕业对于这个工作很期待,也很向往。看着他们童真的笑脸,一看就是农村孩子的样子,我便在想音乐课对于他们来说会是什么样,我心中没底,一种七上八下的感觉。

每上完一节课我都在反思,怎么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孩子们感觉音乐课带给他们的是快乐……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发现,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整个教唱过程中,我时不时地赞扬激励他们:“小朋友唱的真好听,老师没教几次,小朋友就能把歌词记住了,真能干!”“你们的声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赏一遍!”“你们愿意吸收老师加入你们的合唱队吗?”……一节课下来,不但不觉得累,反而会让你身心愉悦兴致更高。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比如唱歌时,有说话或大声喊唱的声音,我就让学生自己说说内心的感受,让学生辨别美与丑,对与错。通过这一环节,使那些没做好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

三、艺术的教学形式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的,音乐需要和谐。音乐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进行描述,便于在学生大脑里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把这种音乐形象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进行联系和想象,去深刻地理解音乐,从而发挥教学语言的直观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有很深的体会,尤其是低年级的歌曲,比如一年级的歌曲,对于刚上小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够认识很多的字,但是把歌词里提到的东西形象的用动作表达出来,小朋友会很快的记住歌词,而且会觉得很有趣,并且爱上音乐课。简单的举个例子,一年级上册歌曲《你早》,因为我所在校几乎都是农村的学生,歌词里提到大公鸡,学生都会“喔喔喔”,“小朋友起得早”,我伸个懒腰,学生也很快学会并记住了,最后一句“笑着说你早”我是让同桌互相握手笑着说“你早,你早”。就这么几句简单的歌词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学生接受得比我想象的还快,不仅记住歌词,而且还边唱边表演了,一节课下来我感觉到了他们的快乐,觉得很有成就感。就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学生唱歌兴趣也慢慢的提升了。

四、改革评价法

课堂教学中善于应用激励性评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完一首新歌时,我常常用小组竞赛的方法来熟悉和巩固歌曲,小组竞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歌曲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竞赛前,我要求学生要认真聆听其他小组的演唱,并提供评分标准,让学生自己担任评委相互评议。然后引导他们从歌曲的情感、音准、速度、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还评出一位最佳评论员。这样,学生在欢乐激烈的气氛中,不仅提高了音乐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知道了自己的优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除此之外,我还请学生到讲台上来演唱,他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踊跃来表演,积极性都非常高,很欣慰。

总而言之,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大多数学生本来就对音乐有兴趣,只是不喜欢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似乎只有看学生是否喜欢上音乐课,才能判断学生是否喜欢音乐。而作为音乐教师,只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以育人为本,音乐教育一定会在农村小学结出丰硕的成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