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也精彩
作者: 陆宇鸽摘 要:艺术上的“留白”能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课堂上的“留白”同样能给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清思路的空间。本文基于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细节入手,阐述了体育教学中适当“留白”的重要性。
关键词:留白; 个性发展; 体育兴趣; 体育信心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讲,留白是指教师于一定的时空中,针对某一目标,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运用他们各自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课堂留白,不是空白,它是动静的统一,是张弛的结合。
一、体育教学中适当的“留白”,丰富想象,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体育课程标准理念提出: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高峰期,他们敏感、自尊心强。创设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担当一定的角色,使学生虽身在课堂,却仿佛入景入情,趣味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持久地投入到教学中。例如教学“持轻物掷远”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投掷挥臂动作,教师播放出轻缓的音乐,让学生折叠小飞机练习投掷,并把自己联想成空军飞行员,在蓝天上自由翱翔。在这当中,学生不再是一个学生,他们是飞行员,自然而然地会进行各种比赛:会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飞机飞得更高;飞得时间更长;飞得姿势优美……这种进入角色的积极练习,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且充满了生机,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中适当的“留白”,丰富想象,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学习中就应该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研究。在中年级一节利用轻物的练习课中,我把用什么器材练习的问题交给了学生,学生对我的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袋、报纸替我解决了难题。于是在课上我也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自由想象设计练习,他们觉得长长的塑料袋像尾巴,总结提炼出了不同形式的抓尾巴游戏,把报纸装进塑料袋像炸药包,学生与我交流后完成了最感兴趣的战斗游戏,我不得不叹服学生奇思妙想。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追求的个性发展是放在整体教学的角度上,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导向,以整体活动促进个性发展,并不是偏激地由学生随意放纵,进行“放羊式”教学。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表现在对学生差异的充分认识上,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上,对客体价值的充分发掘上,对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上,而不是利用教学舞台淋漓尽致的进行自我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知识原野的窗子。”
二、体育教学中适当的“留白”,丰富想象,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恰当的教学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问题情境的精巧设置,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留白”,给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高峰期,他们敏感、自尊心强。创设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担当一定的角色,使学生虽身在课堂,却仿佛入景入情,趣味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持久地投入到教学中。例如教学“持轻物掷远”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投掷挥臂动作,教师播放出轻缓的音乐,让学生折叠小飞机练习投掷,并把自己联想成空军飞行员,在蓝天上自由翱翔。在这当中,学生不再是一个学生,他们是飞行员,自然而然地会进行各种比赛:会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飞机飞得更高;飞得时间更长;飞得姿势优美;比如在进行兔跳教学时,让学生去联想:小兔子最喜欢在什么地方游戏?它们会怎样游戏?……然后引导学生把小兔子玩耍时蹦蹦跳跳的动作模仿下来,这样孩子们都会展开自己的想象,并都想显示出自己的“才能”。
三、体育教学中适当的“留白”,丰富想象,体现探究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内容,这必然促使每一位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改进教学方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体育教学中多指导学生想一想,适当的“留白”,引导学生猜一猜,与学生合作共同练一练。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教师课堂隐性霸权依然存在。不知不觉中,“百家争鸣”又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因此,给学生一个平等交流合作的空间,给学生一片思考的天空,在体育教学中就显的尤为重要。适当的“留白”,不仅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还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
如在教学“原地侧身投掷垒球”时,我给学生留一个结果上的“白”:先不做示范——不给学生正确的动作形象,一开始就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鼓励学生在各自操练中去独立思考,去理解怎样将球扔得远,然后与其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最后教师将各小组探讨的结果进行展示:看哪组学生对“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悟”得透,得出最佳的动作要领。
授人以鱼,享受一时;授人以渔,终身受益。课堂教学中的留白,学生可以在教师精心留出的“空白”中充分地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将自己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极大地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师生在寻找、解读和填补留白的过程中,互相敞开心扉、互相启发激励、互相拓展。当课堂教学承载更多的生活、情感和智慧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