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划线上注音从而快捷学汉语的探索

作者: 季林彧

摘 要:本文从帮助人们快捷学习汉语需要出发,详细介绍了自主创新在下划线位上给汉字注音的表达方法和自我发音的要领,分析了线式图形与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本质区别及独特优势,为幼儿素质教育,亦为适应世界学习“汉语热”开辟了一种快速学习的捷径。

关键词:快捷学汉语; 下划线上注音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03-003

随着中国经济蒸蒸日上,世界上兴起“汉语热”。“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在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2500万人,使用汉语的人数更是几千万人以上,约有100个左右国家的各级各类的教学机构教中文课程……”(引自章新胜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讲话)

然而,学习汉语绝非易事。在外国人中,会说几句中国话的不少,但真正能读能写的人就少多了。除了汉字笔形笔画和方块结构的独特外,主要问题出在汉字不是表音文字。为了解决汉字见字知音的根本问题,有人曾提出“双语”设想,也有人尝试对汉语拼音方案进行修改,但都难以奏效。

本人长期从事汉文字的信息化研究,对“见字知音”难题也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多年探索。目前窃以为已臻完善,特公之于众。这就是将汉语拼音信息,使用创新的汉语拼音方式,实现字与音的“合二而一”。即在汉字输出时,本身就带有拼音而不另占字节。故将其称之为“注音汉字”。这与原先用字母在汉字上下方或旁侧,或在多出一行或多出若干字节的“汉字注音”办法,有着根本的不同。

一、注音汉字的声、韵、调

注音汉字,最为经济地利用了汉字下划线,或在下划线相当的位置上,标记简易直观的图形符号来代表音节。

下划线如此紧凑狭小,若用拼音字母的话,恐怕连两个字母都难以容纳。注音汉字的图形符号不但做到了这一点,还能直观形象地标示出声韵母的发音方法、特征及内在联系,故只要简单理解便能掌握,无需生硬记忆。

在注音汉字中,代表声母的图形符号简称“声图”;代表韵母的图形符号简称“韵图”;音节的图形符号便由声图、韵图和声调符组合而成,简称“音图”。下面作具体介绍:

1.声图

按汉语拼音方案及通行声母分类法,分为七类即七组:双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空声母。每组第一个声母,其声图均是这类声母发音方式方法的典型示意和象征,我们将它们称为“首声图”。七个首声图的直观示意方式如下:

双唇音b:用两条平行的横线代表双唇;舌尖前音z:用一条横线代表舌(以下舌音首声图均同),按→方向,右端表示舌尖,右端上方相连的短竖线标记,表示舌尖前部位;舌尖中音d:横线右端上下方没有任何标记,表示舌尖中部位;舌尖后音zh:横线右端下方相连的短竖线标记,表示舌尖后部位;舌面音j:横线中间上方连有短竖线标记,表示舌面部位;舌根音ɡ:横线左端上方连有短竖线标记,表示舌根部位;空声母y:斜线/代表空位,且上面横线也是虚线,借以表示空声。

其余声图,均在首声图基础上,根据发音是否送气,用形象而有规律性的变化来区分。其规律是:1.横线上下没有连接标记的声图(双唇音和舌尖中音这两组),直接将首声图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依次变换出三个不同角度的图形,代表每组其它三个声母:p、m、f和t、n、l。2.横线上下有竖线标记的声图(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这四组),直接将首声图竖线标记,按先左后右变换出两个不同角度的图形,代表每组其它两个声母:c、s;ch、sh;q、x和k、h。由于舌尖后音组有四个声母,左右变换只多出两个声图,故第四个声母r声图,是将sh声图的斜线标记移位而就,从r与sh的发音差异看,这一移位也好理解。3.空声母w声图,也是将y声图的斜线标记移位而就。

通过以上标记和标记的变换移位以后,凡每组第二个送气声母的声图,均有\或?圻或?邡这样的图形,可与→所指方向吻合,从而直观表示送气。所以,只要掌握了首声图,其余声图均可以直接推导、演变出来,无需生硬记忆的。

声图总计23个,详见附图1。

2.韵图

按汉语拼音方案及通行分类法,韵母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大类即三大组。

单韵母韵图6个,用6个最简图形表示这6个单元音,直观示意方式如下:

a:竖线,上下直贯,表示发音时开口度最大;

o:左下向斜线,由竖线顺时针倾斜,与撇的方向相似,表示开口度稍次之;

e:右下向斜线,由竖线逆时针倾斜,与捺的方向相似,表示开口度再次之;

i:横线,表示开口度很小,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展开呈扁平状;

u:一小圆点,表示开度口很小,发音时嘴唇拢圆成一小孔;

ü:两小圆点,表示与u口型相似,加一点区分,也可连想ü的上面两点。

复韵母韵图14个,由单韵母韵图组合而成。组合方式是:与i的组合均是上下方式,即代表i的横线均在韵图上、下且居中位置(见ai、ei、uai、ui 和ia、iao、ie、iu);其余组合均为左右方式(见ao、ou、ua、uo、ue)。

我们在熟悉和运行韵图时,有三点需要说明:1.iao韵图里只见o斜线/,没有a竖线│,这是为简洁而作的省略,因无韵母io,故不会发生歧义。这一省略,使所有韵图也像声图一样,凡与横线相连的线条均为一条。2.er是一个特殊韵母,不能与声母拼合,只好单独使用,也无法用单韵母图形组合,为此在e韵图\的基础上将它设为: ,再从韵图形式上且列入复韵母组。3.复韵母iou、uei和üe,均按省略改写的规定,即音节中的字母形式为iu、ui和ue,故韵图由此双字母组合而成。

鼻韵母韵图15个,在上述单、复韵母的韵图后面或下面,添加鼻音线符号 即可。鼻音线均在韵图下方的左、右两边。 在左边表示前鼻音n(见an、en、in、un、uan); 在右边表示后鼻音ng(见ang、ong、eng、ing、uang)。

我们看到,在韵母表达中,有三个i打头的鼻韵母ian、iang、iong。由于i本身就是横线,且此横线位于韵图上方,如何处理好?为简洁和巧妙起见,我们就不另加鼻音线,而是将上方的横线向左右两侧挪开,形成横线,既是i又是鼻音线的双重功能。此外,ü的两个鼻韵母ün和üan,同样按省略改写的规定,即音节中的字母形式为un和uan,也可由该双字母组合韵图。至于鼻韵母ueng在音节中成为weng,即w+eng形式,故鼻韵母中未单独列入。

韵图总计35个,详见附图2。

3.声调与音图

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音五种,前四种已有四个简易的声调符号来表示,轻音不标符号。注音汉字同样遵循这个规定,只是将原来的上声符ˇ改为 ,这是考虑到 比ˇ占的空间更小更经济。

现代汉语的语音单位是音节。汉语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例如:zhāng是一个音节,zh是声母,ang是韵母,-是

音调,对应汉字“张”的读音。注音汉字的音图,只是将字母形式的音节改为图形方式而已。即舌尖后音zh的声图是 ,鼻韵母ang的韵图是 ,两图组合配上声调符-,便是zhāng的音图 。

我们之所以将声调符要标在声、韵两图中间偏上位置,这不仅有效利用两图的中间空隙,而且借此可将声韵两图区分开来,避免混淆或产生歧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3,4,89原版全文

汉语共有1200多个带声调的音节,应当对应1200多个音图,这里就不一一列出这多音图了。

二、注音汉字实施方式

通过以上声韵设计和相关陈述,字音合成的注音汉字,已经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汉字在上,音图在下,在不多占字节的前题下,将两者合二而一。但音图宽度不得超过字的下划线宽度,音图高度约为下划双线的高度或略高。这从人们视觉上看,既能有效显示音节,又能与字体区分,不失为一种最佳设计方案。以“张”字为例,zhāng的音图是 ,合成在“张”的下面,合成后的注音汉字为: 。

为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在这里略举这种注音汉字的应用示例,并与字母注音方式作一对照:

字母注音的表示形式是:cāngjiéchuàngzàohànzìzhǐshìgechuánshuō,dàntākěnéngshìzuìxiāndeshōujízhěnglǐzhě。

显而易见,注音汉字比字母注音来得简捷、易记、易读。只是在我们真正实施和应用时,明了以下四点:

1.三种信息的区分

声母、韵母和声调这三种信息在极其狭小空间里的有效区分,是注音汉字实施的关键所在。若将字体放大,下划线的空间随之扩大是个办法,但这样就失去了实用意义。因此,必须做到在通常使用的4、5号字体里也能分辨无虞。上面实用示例中的字体,大概相当于4号,看上去也基本能有效分辨。这还是笔者用普通的电脑图像软件自行制作出来的,还不是最佳,更谈不上标准化和精细了,仅做个象征性的示意而已。若由专业工程人员,使用更高级的专业制作工具,效果定会大为改观的。如今一些多笔画的小字体汉字,电脑都能清楚显示和排印出来,以此技术来制作并区分这么简单的音图,一定可以清晰表示出来。即便如此,我们在声、韵图形设计中,尽量简易的同时,还是充分考虑到一些特殊注音表达方法,以便于大家识别和区分。比如 是复韵母ao,n和o的组合也会是这样,但汉字中没有no这个音节;又如空声母y、w声图上面的虚线,在字体缩小时随同变短,看上去可能不是虚线而是实线了。这也无妨,因为原本就没有这一实线的声图,故不会冲突和歧义。唯一可能雷同的是音节ou和lu,一来ou韵图是 · ,lu音图是/·,图形上已有差异,再有ou的声调标在 · 的右上角,而lu的声调标在/和·的中间,故两者也不会发生歧义。

2.字体的选择

汉字有好多种字体,如“宋、仿宋、隶、魏、楷、行”等字体。原则上讲,注音汉字只是一种方法,与字体无碍,也就是说任何字体都可以。由于我们利用的是字的下划线位置,所以最适合的字体是扁宋和隶、魏字体。这些字体本身成扁平状,与音图合成后正好成为正方形,利用这样空间,人们的视觉效果也会较好。

3.字库与音图标准件

一、二级汉字库为6763字,加上宋楷魏隶等众多字体,若用有关电子操作系统的造字功能,将音图与每个汉字一一制作生成注音汉字,工程无疑浩大,效果未必最佳。理想方法是将汉字固有的众多音节,预先制作成一个个音图标准件,并开发相应的安装软件,执行安装程序后,音图与字体自行合二而一成为注音汉字,卸载程序后,则回复到没有音图的非注音汉字。

4.音图组合方式

应当音图在左、韵图在右、声调符居中偏上位置进行组合,这样最符合下划线位及特征。当字体过小音图也过小不易分辨时,亦可采取声图在上、韵图在下的上下组合式。或声图在左、韵图在下;或声图在下、韵图在右的组合式(有似 或 形式, 代表汉字)。当然,采用其它组合方式时,原声韵图形和声调符位置也要作适当的变动和调整。

只要理解和掌握了以上四个方面,汉字成为表形表意亦表音的文字便完全可行。

三、轻松快乐学汉语

综合所述,注音汉字有着显著优点。这主要表现在:

1.简明直观,新颖有趣

声图、韵图和音图,几乎就是一幅幅浓缩提炼后的语音教学图,图形变换也好,相互组合也好,既建立在形象─理解─逻辑的科学基础之上,又恰似搭积木拼巧板,给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带来难能可贵的娱乐色彩。

兴趣和好奇是人类的共同天性。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是电脑时代高科技,全世界最普及最畅销的仍莫过于电子游戏。所以,对于儿童和初涉汉语的老外来说,注音汉字无疑倍受喜爱和欢迎。一旦“见字知音”问题真正解决了,识字过程必定大提速。即使在没有汉语环境和充裕师资的地区和国度里,也能提高学习汉语兴趣并方便自学。当识读问题解决后,大可腾出时间学习汉字字义、汉字书写和汉语词义、语法等内容。

2.短小巧妙,不占字节

所有声图韵图可谓小巧至极,十分工整。图形既相互关联又巧妙区分,充分展示出汉语声韵的内在规律。只要掌握其中一组或一个,便能以此类推,无需生硬记忆。更难能可贵的是,图形的形式大小,恰与字的下划线形位有机结合,做到给汉字注音又不多占字节,这将极大节约空间、版面和纸张,方便排版、印刷和阅读。

我们知道,作为方块形体的汉字,在编排空间上每字都是等值的,通常占两个字节,相当于两个字母。声母有一个字母也有两字母的,韵母更复杂,少则一个字母多则四个,组成音节的字母当然多多少少很不相等了,如zhuang、chuang等可长达6个字母,即占6个字节,相当于三个汉字。所以,字母不仅做不到字音合一,而且给汉字另行注音时,无论标注在汉字上下或两旁都不协调,主要是所占字节多、排列长短不一,对显示、排版、印刷都会造成诸多不便以及版面、纸张的浪费。

3.符合规范,应用面广

声韵和音节虽然是图形方式,但完全符合汉语拼音规范,与拼音字母也是一一对应,完全等价的。无非一是拼音“字母版”,一是“图式版”而已,两者可并行不悖,互相照应,各占所位。这种全新的注音汉字,可应用于教改、幼儿素质教育和对外汉语培训领域,也可在出版、电视、输入法等一切需要拼音,且用字母标注不方便或不可能的情况下使用。

譬如中央电视4频道“快乐学汉语”节目中,字幕上往往只有汉字和对应的英文,再给汉字标注拼音也许不方便或者有干扰,只好顾此失彼,干脆没有标注。

其实,对初学汉语的外国朋友,能随时随地标注读音该有多么重要啊!

总之,目前注音汉字尚在实验阶段,图式方案还有待集思广益,不断完善。比如翘舌音zh、ch、sh、r的声图,上面横线究竟用虚线好?还是实线好?又如四声符号,有没有更加简易的表示方法或更理想的标注位置等。

任何新生事物不可能一下子就完美无缺了。诚挚希望前辈、同行和一切感兴趣的朋友们,发表宝贵见地,提出宝贵意见。我们相信,只要不因袭、不保守、敢于创新,勇于在实践中接受挑战和检验,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注音汉字对汉语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一定会显现出来!

最后还要表述的是,注音汉字方案刚刚问世,便得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张连发先生的高度肯定,在本文成文过程中,给予斧正和指导,并亲笔为本文撰写“内容摘要”,在此,谨表诚挚感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3,4,89原版全文
上一篇:
下一篇: 从数学思维障碍中破茧而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