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古文与情感教育

作者: 吴建荣

摘 要: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 论语; 有用之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61-001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古文名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也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语文教育才能走向成功。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历史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境界,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论语》十则是初中语文课本中最为重要的一篇古文,里面讲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治学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文中有这么两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诉我们学习要经常复习,才能不断提高的道理。道理虽然很简单,但如果只是一笔带过,就会显得很空洞,没有说服力。因此教师要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古今,旁征博引,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我在上课的时候就问学生:“你们喜欢听歌吗?”“喜欢,”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那你们喜欢听谁的歌呢?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把各自喜爱的歌手都报了出来,我接着又问“那你们听过张学友的歌吗?”“听过,”“好听吗?”“好听。”“那么有谁知道他唱歌这么好听吗?”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就说:“张学友之所以唱歌这么好听,是因为他在每次开演唱会前都要预先试唱好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到他上台表演的时候就得心应手,胸有成竹了。”“哇,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怪不得唱得那么悦耳动听,被称作歌神呢。”接下来我又跟同学们讲起了美国篮球明显小飞侠科比的故事,科比的球技这么高是和他平时高强度的训练分不开的,他在平时训练结束后,还要给自己加练一个小时,练习投篮一千多个,练习各种投篮技巧,不管刮风下雨,坚持不懈,最终将自己的篮球水平提高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脸上露出喜悦的神色。这个时候,我就问同学们从张学友和科比这俩人物身上能学到什么,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反复训练,才会获得成功。”是啊,有句俗语说得好啊,“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是多么富有哲理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战国时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的一篇代表作,本文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忧患使人生存,安乐使人死亡。但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几个例子,就会显得单薄而说服力不强,如果我们能够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补充更多的例子,就能大大增强课文的说服力,给每一位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我给同学们讲了两个自然界中的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青蛙的故事,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先烧开了一锅水,然后将一只青蛙往锅中一扔,由于受到强烈的刺激,青蛙奋力一跃,从锅中跳了出来,逃过一劫。接着,又准备了一锅冷水,将另外一只青蛙放入锅中,然后开始慢慢加热,青蛙悠闲地在水中游来游去,好不畅快,这时水温不断增加,突然之间,青蛙发觉不对劲了,想要从锅中跳出来,但连跳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最后被活活的烧死了。故事讲完后,我就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第一只青蛙活了下来,而另一只却被烧死了?答案显而易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接着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发生在大草原上的故事,美国的一个草原上经常发生群狼攻击羊群的事情,牧场主非常恼怒,就将草原上的狼群都赶尽杀绝了,但令牧场主意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羊群就发生大面积的瘟疫,因为少了狼这个天敌,羊群缺少运动,免疫力大幅下降,导致了疾病的蔓延。后来,牧场主又不得不从外面引进狼群,不久之后,整个草原又恢复了往日的勃勃生机。这个事例也充分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自然界中是这样,那么社会生活中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同学们接下来继续小组讨论。接下来,我和同学们一起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进一步来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含义。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也被吴王俘虏,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几年之后,杀了吴王,灭了吴国,收复了河山。而从反面来看,当时的吴王夫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整日沉湎于酒色,花天酒地,寻欢作乐,最终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同样,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酒池肉林,最终也落得个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而历史上的唐太宗即位后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每每“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因而能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大唐王朝“开元盛世”的繁荣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被后人奉为“一代明君”。以上正反两方面例子有力地佐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至理名言。然后,还有许多同学列举其他很多例子,同学们都从中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逆境中拼搏,在逆境中成长。

曹雪芹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列宁也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要求”,都说明了情感教学的重要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文教师更是灵魂中的灵魂,一个优秀的教师语文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才能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高尚审美情趣以及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境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