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作者: 王玉芬

摘 要: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政治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每一个教师所面对的一个难题。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创新的能力,以及教师怎样才能促使教学行为的转变,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学习环境;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70-0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明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去读、去学、去思、去想、去参与,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只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习效果。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等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等电教化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浓厚兴趣。在每节课教学之前,要依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实际,善于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想听并且急于听下去。比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课中,学生遇到生活中的许多无意、误会,我们该怎么办?我设计了小品《误会之后》,让两名学生进行表演。这种形式,形象直观,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谅人之短,从而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宽容也是一种境界。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不仅提升了自我,也使我们彼此心灵相通,赢得尊重。当然,宽容是有原则和前提的。

二、精心设计,调动兴趣

一节成功的课要突出体现五个精心:

一是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这节课就是不完整的。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简练明确具体直观,针对性强。

二是精心处理教材。教材处理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里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既要抓住关键,又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是精心理清教学思路。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思路,一个教师教学思路设计的好与坏,不仅直接地反映教师的自身素质,而且还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不同的课型,要善于去评判,通过对比分析,理出明晰的教学思路,力求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是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古人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各种教法和学法的适合范围和利弊长短都要了如指掌,熟记于心,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依据课时内容,恰当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质疑解难中提高能力。

五是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且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富有趣味的教学语言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可缺少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恰当的引喻,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俗化,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经济建设为中心比作一艘轮船,把四项基本原则比作轮船的导航系统,把改革开放比作动力系统,只有导航系统和动力系统正常工作,才能使轮船沿着正确的方向行驶,这样通过引喻设化,使学生容易地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加强交流,升华情感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平时要多深入学生,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有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积极地响应教师的教学活动,持续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方面,教师要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平常教学中,即使学生做错了或考差了,也不要轻易批评他们,而是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找出原因,鼓励他们改正缺点,努力追求上进。让学生沐浴在优美、感人的情境里,徜徉在生动活泼、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里,深化思想情感,养成一种习惯:经常对思想品德课保持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方能“乐学”。他们才能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要学好学变为勤学会学,使学生逐步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