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训悟德贵践行
作者: 王菲摘 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必须将体育运动中的行为规范教给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品德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
关键词:体育道德教育; 策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56-001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努力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顺应学生崇拜明星的心理,巧用奥运名人资源,有计划、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训练中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体育道德行为的重点策略
1.榜样示范知感恩
孩子们的人生之路总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到底哪一缕阳光最耀眼?有人说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有人说是给予别人帮助……而我认为人生路上最灿烂的阳光应该属于懂得感恩。正如我国著名的羽毛球选手林丹在获得2008年奥运会男单冠军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拥抱他的教练李永波、汤仙虎,去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培养、帮助。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孩子在跑步时摔倒了,有的同学能主动地去搀扶,我们往往都是在表扬助人的孩子,而忽略了让被帮助的孩子去说一声“谢谢”。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之间“互助共练、你帮我扶”随处可见,有许多培育感恩美德的良机。我引导学生学习林丹,让他们懂得在体训中对帮助自己的人真心地说一声“谢谢”,逐步培养他们感恩美德。
2.体训有情乐助人
助人为乐也是一种美德,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要因善小而不为。我国著名体操世界冠军李宁在成立公司后就一直捐助希望工程,目前,已经陆续在河北、广西和甘肃等地建立了李宁希望小学,云南省玉龙县李宁希望小学也在建设中。
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中有很多的时机让我们来教会孩子助人乃快乐之本,比如,在收发器材时,请孩子帮忙;在学习武术体操时,发动做得好的同学在自主练习时或课后主动地帮助其他学习较慢的同学等等,通过同学的感谢让去帮助的人感受到一种快乐,一种满足。我想,在帮助中能够体验到快乐的孩子,长大后也一定会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3.公平竞争讲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邓亚萍在清华即将毕业的前夕,有一天,她找到语文老师请他帮助修改哲学课的总结。但是,邓亚萍把修改前后的两篇文章一起给了哲学老师,还如实说明了请语文老师做过修改。这就是诚实的邓亚萍,这就是邓亚萍的诚实!
在体育课上,有的教师为了开课成功,反复演练这一节课,甚至将班级成员重组,把体育能力差的学生留下,从另外的班级抽调好的学生进来。公开课成了表演课。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教师已经是不诚信,又如何说服孩子们讲诚信呢?在我自己的班级中,我为孩子们建立了诚信档案,为学期结束时的成绩评定和评优做参考的依据,同时也加强了孩子们自身的重视和参与,提高学生们诚信品德的修养。
4.知难勇胜练意志
泰戈尔曾说过,在坚强的意志面前,一切都会臣服。
童年的邓亚萍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坚强意志,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在之后的邓亚萍获得132个冠军头衔,其中18个世界冠军,连续两届4次奥运会冠军。
体育课上耐久跑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机。现在的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吃苦的比较多。我就以邓亚萍等的事迹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在体育训练中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体育道德行为的两点思考
1.体育常态课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方针
教育质量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要把塑造优良品格、炼就强健体魄、提高生存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培育创新精神等贯穿到各科教育教学,当然也包括体育教育教学的始终。《教育规划纲要》倡导我们要“育人为本,立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我们要把这个方针贯穿于常态课的体育教学之中。我们对学生的关爱,强调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性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世界,帮助学生形成文明礼貌的思想和言行,帮助提高科学的体育训练技能。
2.小学生“体训悟德贵践行”的关键在于高素质体育教师的智慧点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师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论、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行几方面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我深刻地认识到:小学生“体训悟德贵践行”的关键在于高素质体育教师的智慧点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2]毛振民 , 万茹著.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3]鞠文灿 主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少毅 著.奥运精神励志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