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改善数控车教学的措施
作者: 董明云摘 要:职业学校的教学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想要改变目前单一僵化的教学及考核方式;优化教学模式;丰富与完善教学方法是提高数控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10-001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备受冷落,虽然职校生就业形势好转以及单招规模逐年扩大,职教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多,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目前在大多数职校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高耗费低效率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与当今的课程改革相距甚远。
我校数控专业的教学方法注重以下方面的改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强化数控的操作实习
数控实习主要分三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是进行手工编程的强化训练,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进行安排;第二阶段为机床控制的熟悉以及安全、维护知识的学习;第三阶段就是真正地实现机床的自动加工,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把以前学到的所有理论知识、操作知识综合应用,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数控实习可采取“三层次”的实训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加市及省里的技能训练,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操作训练到综合系统设计。同时在实训中以工厂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通过了岗前培训,毕业时能独立操作,做到“零距离”上岗。
下面,依据我校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以我校数控专业高二(1)班数控车工技能课教学为例:
案例设计背景:全班学生52人,已经学过48课时的数控车削编程与AutoCAD2000的基础理论学习,实验工场现有FUNAC-OI-MATE操作系统数控车床10台,CAD/CAM标准计算机机房一个(内配30台安装有CAXA软件的台式计算机),数控车床加工及CAXA教师共配备3人,周课时6节。
1.确立项目
项目的确定很重要,由教师提出若干个项目,再由学生选择众多项目中较好的方案,一方面教师提供的项目基本能够实现工作,另一方面教师提供的项目往往能够涵盖各类知识点。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项目结束后必须出具实物产品及一整套图。
2.教、学分组
教师组:由2位数控车加工指导老师及1位CAXA教师组成。
学生组:全班分成A、B两个大组,各26人,进而对A、B组继续细分成3人制的小组,两大组各可分成9个小组(其中一组为2人)。
3.制订计划
计划的制订是教师、学生开展项目教学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必须制订教师项目授课进度表及学生项目实施进度表。学生每3人一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千斤顶项目的实施计划,计划中应包括千斤顶零件图分析、所需材料的测算、工艺分析、程序的编制、相关技术参数如何确定等内容,同时,在计划中说明42课时在具体项目实施进程中的分配等内容,并说明数控车加工技术及CAXA技术如何学习的过程。
二、积极应用模拟系统,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全面充分地体会到数控加工的知识。现在学校已经引进了全套的数控车、数控铣的模拟系统软件,并且正准备投入建设专业的数控学习、实习的计算机机房,从而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理论课的时候提前走入数控实践操作的理念当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习的学习效率。
三、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严格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选用教材。我们提出了“质量立校”的口号,努力转变观念,强化质量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努力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调整课程,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精神,专业课程设置中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
我校数控专业文化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和体育等课程。其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实习和综合实习等课程。由于数控技术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最后目的的学科,因为以前以理论学习为主,动手较少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了,所以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积极开发了校本教材,从而在形式上、内容的选择上等等都有了一个重大的突破。
我校数控专业的校本教材建设注重体现了以下特色:
(1)校本课教材要与本校的数控实习相对应,充分考虑到实习的教学安排。教材上的每一块内容都会有相配套的实习。
(2)校本教材紧扣时代脉搏,结合实际需要。数控专业要紧扣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的生产方法以及生产工艺、设备教材,并充分考虑到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从而做到让教材内容真正地走进实际生产,可以满足当代社会的实际需要。
五、挑战传统,改革课堂教学程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无止境的,它并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方法的重复,而是文化的积淀、方法的创新。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都按专业教材安排程序,照本宣科。一般是:理论传授-例题讲解-习题解答-掌握知识。
六、考核多样性,提高学生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全面的考试观,改革考核方式、方法全面的考试观,既要解决“考什么”,又要解决“如何考”。在考核内容的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考核采用了笔试考核、过程考核、自我评价、学生作品等,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在考核方式、方法的选择上,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最终构成“以学生为本”的考核与评价新模式,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评价学生。
综上所述,由于数控技术应用性较强,在课程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加强操作实习,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训练在工作中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