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完美绽放

作者: 尹志强

摘 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实际语言交流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团队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04-001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之一。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实际语言交流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但教师在实际课堂的操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效果,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一、把合作技能当作重要内容教给学生

“学生不会与人交流,没有合作经验”,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都深有同感,也是许多教师常常提及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如同传授科学知识一样,教会学生各项合作、人际交往的技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技能的确切含义,做到善于沟通、善于合作。

1.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所谓的“善于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神情专注地听,眼睛注视着对方,不东张西望,有时可以用微笑、点头等表示感兴趣或赞赏,先听后说,多听少说,不随意插话,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等。

2.使学生在小组交流时能积极陈述个人见解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没有个人的陈述就没有交流,合作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可以用一些生动有趣的事例向学生说明,个人陈述技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表达效果。从而使学生懂得,善于陈述个人见解、观点的人,阐释问题条理清晰,心不慌脸不红,有陈述的诚意,让人易于明白自己的见解、观点。

3.要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勇于纠正错误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就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学生只有勇于承认、纠正错误,才会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二、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必须要构建合理的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即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鉴于目前最为普遍的课堂排坐方式,分组时,一般以前后两排4人一组为宜。要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按优势互补的原则,可以是学生就近组合,可以按基础知识、能力、性格差异组合。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同组的学生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也为全班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三、建立有序的小组合作常规

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讨论、合作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了,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学习常规,并通过训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形成习惯。为了使学生的课堂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的开展,在每学期的开始要抓好以下几点: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合作学习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才会提高,数学课堂才会成为全体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心,才会成为“百花斗妍,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出现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四、开展合理有效的合作活动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提出的疑点。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要解决合作学习中的疑点、问题,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必须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来进行。

1.合作讨论、交流。一般是小组成员围绕某一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小组成员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既发表主见,又吸取别人的意见,最后经过综合加工,形成较为完善的结论,进一步与全班交流。

2.合作调查、交流。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各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个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小组长要明确分工,开展合作调查,经过收集资料、信息交流处理后,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

五、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的效果才会明显。

六、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激励方式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相促进;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表扬。

学会合作是时代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可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促进、努力探索,要掌握提高学生课堂合作学习效果的策略,不断提高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