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盲人”生活
作者: 严晋琪摘 要:听到上课的音乐响起,同学们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但是当看到教室门口站着班里的两位同学(男女各一名),被红领巾蒙住眼睛时,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纷纷猜想在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活动呢?是小时候玩过的“捉迷藏”么……原来,是体验“盲人”的生活。
关键词:科学课; 体验“盲人”的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90-001
近十几年来,我常常在观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小学生视力比以前下降了?我通过调查和分析,认为保护视力的知识学生是知道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主观上重视不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重视呢?通过亲历“盲人”的生活,才能体验到“盲人”生活的痛苦,明白保护好视力是多么重要的事情。结合《科学》课苏教版五下“感觉”一课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体验“盲人”生活作为导入。
一、实施措施
活动内容:体验“盲人”生活(包括走路、穿衣、吃饭、学习等),明白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活动时间:周六或周日不少于两个小时。
安全条件:必须有家长陪伴,保证安全,不去摸电、气、热水等危险物品。
活动要求:把体验“盲人”生活的感悟,记录下来,进行交流。 二、具体过程
班里的两位“盲人”学生,按老师的要求,从教室门口回到座位上,难度还是有一点的,虽然是自己熟悉的环境,但看到学生用两只手在前面晃来晃去,双脚移动起来也很谨慎,害怕撞上桌椅,走得小心翼翼(老师在一旁适当保护),尽管如此,还是碰到桌子。男同学为了抢先到达,额头还碰到了教室后面的黑板。同学们很有同情心,告诉他们该怎样走,特别是在拐弯的地方,甚至用手去扶。我要求学生保持安静,观察他们多长时间才能够完成,并请体验的同学告诉大家他的感悟。原本有些躁动的教室里,顿时静悄悄的……女同学说:“眼睛能看见东西太好了,平时一下就可以找到的座位,刚才用了很长时间。眼前黑黑的一片,不知道前面有什么,怕碰到不敢走……”男同学说:“难怪老师平时总是要求我们要求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用眼卫生……”同学们兴趣很浓,纷纷举手要求体验,兴趣被激发起来,我及时告诉学生,由于考虑安全因素和受时间限制,全班同学现在集体体验“盲人”生活有困难,老师安排双休日在家长的保护下体验“盲人”生活,并把你的感悟记下来全班交流。
周一早上我刚到学校,就有两名学生兴致勃勃跑来告诉我说:“老师蒙住眼睛看不见东西,一开始感觉蛮好玩的,时间一长,眼前总是黑黑的,在家里连走路都比平时慢多了,以为已经到了,结果还是被撞倒几次,走得更慢了,找什么东西都很费力……”;另一个学生说:“我想喝水,已经摸到杯子了,不小心手指还是把水杯碰倒了,穿衣服用了很长时间,纽扣也对不齐,只好再扣一遍……通过体验,我才知道眼睛的重要性,今后我要认真做好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和同学们的交流使我看到,教育体验的效果已经出现了!
三、感想倾诉
在班里的交流就更有趣了,同学们都有许多感悟要和同学交流和老师分享。
甲同学:虽然我只做了两个小时的体验活动,我好不容易打开了电视机,却只能听声音,平时我最爱看书了,现在我一个字也看不到。做其他事情更怕碰到身体。眼睛啊眼睛,你真是太重要了,我一定要珍爱你。
乙同学:老师平时总是要求我们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和我们一起做,而我有时却很不认真,敷衍了事,这次体验活动使我感到没有眼睛,生活太不方便了,吃饭时夹菜也找不到,上洗手间也跌跌撞撞,我今后一定重视对眼睛的保护,关心盲人。
丙同学:我回家体验了盲人生活,觉得他们实在很可怜,我们应该帮助盲人,更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老师让我们参加这项体验活动是在关心我们,体会到眼睛对每个人的生活学习都是很重要的。
丁同学:体验前,我想,蒙住了我的眼睛,我还有手有脚,多大事啊,爸爸妈妈非常支持这项体验活动,因为我的视力已经开始下降了,爸爸妈妈很着急,平时我在家喜欢看动画片、喜欢上网,这下可好,有手有脚却不敢走路,总觉得前面有东西挡着,只能用手摸着走,害怕摔倒,动画片看不成了,网也上不了了,两个小时真难熬啊,我深深地体会到眼睛的重要,我要好好地保护眼睛,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上网时间要控制,妈妈听到我的感悟直点头。
……
教师:同学们,体验“盲人”生活后,我们的感悟很多也很深。因为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90%来自眼睛,因此,眼睛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你的眼睛更加需要你的关爱,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使我们的眼睛健康明亮。要知道: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无论任何事情,只要你从思想上重视了,行动上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并且当我们看到盲人要及时伸出关爱的手。
四、评价及反思
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并结合实践,通过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教育,得到感悟,这样的教育就给了学生最深的体验,并在切身体验的认识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的教育”!针对学生中出现的这一现象,我选择了体验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在主动的体验下得出认识,同化顺应旧认知体系,建构新认知体系。只有在这样的体验-认识-感悟的教育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更是一门科学。是一种促进人健康成长的手段和方式。在教育中,必须要根据人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个性发展来实施教育的手段,这次体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教育是一页风景,她有靓丽,也有回味;教育是一个历程,有老师,更有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在教育中不断经历、不断健康成长。
马斯洛和罗杰斯提出了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育中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地实现人性化教育。但在现在的教育中有一部分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代替人本的教育目标,从而也导致了教育的失败。这次教育方式的设计,则在根本上体现了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孩子主动、自主的通过体验接受教育,从而建构自己新的认识体系,不断进步,使科学教学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