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陆树芳

摘 要: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作文贵在独创,写作教学也应贵在独创。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69-001

探索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是当前作文教学的迫切任务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只有铲除这些弊端,优化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课前多“布云”,课中才会“落雨”。写作兴趣的源头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看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书籍,并且尽可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多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2.多放少收。“放”即是“放胆作文”,即不受“章法”的束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收”就是按照“章法”给予指导,从立意谋篇到遣词造句,推敲琢磨,精益求精。“多放少收”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先让学生自由地写,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写出自己独特的作文来。

3.先写后导。“先指导,再作文”,是一般作文指导的步骤。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写后导”则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之既“导向”明确,又能保留学生作文鲜明的个性。

4.赏识比修改更重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作文教学得失的关键环节,作文不是别的,它是学生自己生活的写照,见闻的载体,真情的流露,所以教师的批改应当重视、理解、欣赏学生的个性体验,努力发现作文的闪光点,对其多加鼓励,激发其习作的积极性。①竭力捕捉闪光点。例如用得好的一个词,写得好的一句话,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②委婉提出修改建议。学生受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作文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老师的批语应当尽量避免刺激性,既要有鼓励,又要有建议,使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又能在惬意中接受老师的修改建议。

二、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多角度立意。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习作。例如:在指导半命题作文《_______的变化》时,让学生先自由地思考,说说有哪些变化给你的印象深刻,学生有的说我们的生活变化快,有的说家乡面貌变化大,有的说学校的变化给自己的印象深,还有的说公路上车辆变化,更可喜的是有少数同学说是《妈妈的变化》(妈妈孝顺爷爷奶奶了)。《鞋子的变化》(自己成长的经历)。由于立意不同,作文也就各具特色,很有创意。

2.多方面选材。让学生围绕同一命题或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来选择不同的题材,力求新颖,与众不同。如第九册习作训练中描写秋天景色的练习,课本上是画出了公园里的秋景图,为了让学生写出新颖、别具一格的作文,我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能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分组搞一次秋游活动,有条件的家长带领孩子到徐州游玩,而更多的孩子还是回到了我们熟悉的田野里、山坡上、果园里。通过他们亲自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使这次作文很有特色,他们能充分利用视角、触觉和听觉效果,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难以捉摸的自然景象,采用动静结合方法,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了果园的硕果累累,人们喜摘果实的兴奋之态,田野的热闹非凡,菜园的生机勃勃……

3.多样化体裁。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写出不同文体的作文。如以“石榴”为题材的作文可写成说明文,来介绍石榴的美;也可以写成观察日记,观察记录石榴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还可以写成以物喻人的散文,赞美像石榴那样朴实无华的人们。作文的体裁不同,文章也就会多姿多彩,富有新意,能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4.想象性作文。想象是少年儿童的天性,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性作文,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看图作文:要选择能吸引学生,又有广阔想象空间的画面。续写作文:可以续写课文,也可以设计一个故事开头,让学生续写。补写作文:设计事故的开头和结尾、补写故事的经过。也可以出示多幅图中首尾两幅图,让学生想象其中的几幅图,进行补写。假想作文:这类作文能诱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也更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假如我是老师”、“假如我是妈妈”、“假如我有一对翅膀”、“假如我是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等等。所以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续写、改写、构建未来等形式,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这时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可谓五彩缤纷,其大胆的想象,丰富多彩的形式,富有个性的语言,会让人耳目一新。

综上所述,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优化作文教学过程,运用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当然小学生创新能力是有高低不同层次的,作文只要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想、所感,写出一点新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作文,就是创新的体现,教师应加以肯定、鼓励、引导,长此以往,我相信必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汝智.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2]徐州市教育学会.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怎么办,开明出版社,2003年8月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4]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5]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