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新课改中的作用
作者: 李艳摘要:新一轮的课改后,兴趣教学应是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英语课改的重点是如何把这种兴趣引导并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与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和谐;长久;设景;新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48-001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整体目标,即“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标准还提出要注重学生素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表明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每个学生获得进步和成功。集情境、游戏、歌曲多样形式为一体的英语新教材,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把这种兴趣引导并运用于课堂实践中,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主攻方向。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呢?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师生关系要和谐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老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目光、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以及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每一点积极因素的鼓励,都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尊敬某个老师,也就可能喜欢他所教的学科,这样就更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引导者,还是参与者,带领学生在语言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教师还是导演,导演一幕幕场景;同时还是朋友,如学习了“Good morning”“How areyou”后,课下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这样既交流了师生感情,又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以使用和巩固。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愉悦心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打开教与学良好局面的关键。
二、学习兴趣要保持长久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有调查表明,兴趣比智力对学生成功与失败的影响更大些。兴趣对成功的影响占25%,而智力只占15%。因此在培养学生口语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兴趣的影响。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推动作用,如同一个学生对于英语口语有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使他更加积极地主动开口讲英语,从练习中达到熟练流利自由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一,保持初中学生对学习外语的新鲜感,是教师的工作重点。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兴趣。多说简单的英语,耐心鼓励他们,为他们创造讲英语的环境。
第二,要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新教材要求听、说、读、写都要跟上。比如在教“sitdown”这个词组时,我就利用打手势来帮助,使学生不感到枯燥,要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增长知识,让学生轮流当老师,指挥全体学生,同学们个个兴趣十足,轻松学习,迅速掌握。
第三,要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巩固和发展他们的兴趣。初一、初二新教材正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把知识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多利用实物、图片、录音机、录像机、电脑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在兴趣中轻松地学好知识。新颖的、活动的、直观的物体最容易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
和同为语言科目的语文要求一样,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要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短句、常用句和经典句,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循序渐进,扩大信息输入,巩固所学内容。另外,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高低不仅仅在于是否能听懂老师“讲”或别人“说”,而是在于能否“讲”给别人或给别人“说”。教师在讲解练习或期中末测试卷时,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组内能力较强的同学讲给其他同学听,然后再由能力较弱的同学讲给教师听,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可让每个学生都能实实在在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学生英语学习个体差异大,易造成两极分化,又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决定英语教师在同等条件下,要付出比其他各科教师更多的辛劳和努力。
抓住学生们学习外语的新异感,多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提高积极性,才能防止学生掉队。
三、创设英语情境,引入新知
1.以挂图和实物设景
我利用教学挂图或简笔画,采取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让学生利用图中的情境进行练习。如根据图意说话、提问、回答、判断等。利用实物教单词、句型、课文,形象直观,能调节课堂气氛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操练句型和会话。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2.1充分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如图画、投影、录音、录像、VCD、DVD等多媒体软件,不仅能为学生规范语音、语调,还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的示范,以及动作、表情等的示范。
2.2多种媒体的运用能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深入的想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
2.3自编自演对话。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英语旧知识,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4开展竞赛。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如“听力比赛”、“书写大比武”、“单词接龙”比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上适当的比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5自由对话。自由对话既能使学生把所学过的东西变为自己的话与实际联系起来,又是学以致用的好机会,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课堂效果很好。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好”与“乐”准确地概括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就应该用自己的热情、灵活、精力和认真细致地备课,使其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积极,在愉快轻松的氛同中更有效地掌握新教材内容,帮助他们达到“乐”的境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梁承峰,张丹,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