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快乐地飞翔
作者: 李云凤摘要:通过对《纸盘小鸟》的实践与反思,将原本灌输式的教育过程变为幼儿自主操作、探索的过程,教师层层深入引导,让幼儿一步步地去感受、体验,并从中获得知识,使幼儿真正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
关键词:幼儿园;科技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112-001
我园地处农村,广阔的大自然就是我们开展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一个大课堂。如何指导幼儿多角度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相互交流、自己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独立探索,是我们农村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科技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研究重点。
一、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选择教学内容
选择有价值的活动内容是促进孩子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选材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动手能力,是影响活动成效的前提。每天早上户外活动时,总有几个小朋友一直看着蓝蓝的天空,还时常听见他们在那边不时地嘀咕着,走近一听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在看天上飞过的小鸟。午间,出去散步了,孩子们的话题就更多了,“小鸟可真好,可以一直在天上飞,我也要飞……”“明天我要画个小鸟,还要是个五彩的,一定很漂亮的……”既然孩子对小鸟那么感兴趣,何不给孩子一些时间来满足他们表现小鸟的愿望呢。
我为幼儿提供了一系列的关于小鸟的图片、以及一些相关的材料,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我只是做—个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孩子去尝试感受、去探索发现、去大胆讲述、最后完成任务,使幼儿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中班科技教育活动,旨在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二、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合理制定目标
目标的制定不仅应建立在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原有经验之上,还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内容,使幼儿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尝试利用纸盘,大胆切割、拼摆出不同造型的小鸟,感受成功的喜悦。
2.能运用各种材料自主想像、操作,萌发爱鸟、护鸟的美好情感。
在目标的引领下,我根据本班孩子的能力、兴趣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图示、人手一只纸盘、剪刀,双面胶(一组一卷)。整个活动都是在幼儿自主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展开的,层层深入,让幼儿一步步地去感受、体验、操作,最终获得成功。
三、从孩子的能力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充分尊重幼儿,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幼儿,让幼儿主动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充分发挥自我、展现自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指导者、幼儿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的主动发挥就不可能有高质量、有效的互动,孩子的活动就将变成一盘散沙,更谈不上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个理念,我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始终以幼儿为中心,处处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中找到方法。并且我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接纳和支持幼儿的兴趣和观点”,对幼儿的反应作出适当的应对,通过多向交互应用,推进教学过程。
1.仔细观察小鸟特征,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首先。我出示小鸟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鸟有几个部分。这个环节的活动是为后面幼儿如何将一个纸盘正确的分割成小鸟的各个部分做的准备工作。
接着,我用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只小鸟,你们想想看,可以用什么做呢?”来引导幼儿产生制作的欲望。我给了幼儿自由交流的时间,探讨制作的方法。“我要用纸来折,然后涂上颜色,一定很漂亮的。”“我要用硬纸板来做。”“我不会做,我就在纸上画好了。”……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教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幼儿的回答,不仅为幼儿留下一个悬念,也不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2.探讨制作小鸟方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本环节中我首先出示一个纸盘,明确今天制作的材料,然后请幼儿共同探讨制作小鸟,重点讨论一个纸盘的分割方法。“现在我们就只有一个纸盘,怎么样让这一张纸盘变成一只小鸟呢?”孩子首先想到的是用剪刀剪。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将纸盘分割出身体、翅膀、尾巴,我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讨论时间,并适当地给予一点提示,就这样在幼儿自由讨论中制作方法油然而生,而且幼儿通过这个讨论也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使幼儿从别人的讲述中了解了制作的方法,这个间接的学习,比由老师直接的灌输要好得多。最后通过教师的小结与演示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同时接受了这一活动的重点,为后面的操作活动埋下了伏笔。
3.幼儿独立自主操作,充分体验成功的愉悦
在本环节中提出具体操作要求:(1)小鸟的头不可以太大,也不可以太小,要注意比例。(2)保持桌面整洁,将垃圾放入废纸篓。(3)使用双面胶时要学会谦让与等待。(4)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仅包含了安全教育,也给幼儿渗透了一个卫生习惯的培养,“学会谦让和等待”则是社会性的发展。
4.幼儿互相欣赏评价,提高幼儿欣赏能力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提出评价的要点:(1)从小鸟的形态上去看。(2)从小鸟的各部分的分割大小来说。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让幼儿在同伴中学到知识,还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
整个活动都是在幼儿自主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展开的,例如,我让幼儿在观察纸盘后,自己讨论如何将—个纸盘分割成小鸟的身体、翅膀和尾巴,幼儿通过观察小鸟各部分的大小,从而想出了将—个纸盘合理的分割的方法—一二次分割。将原本需要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变为由幼儿自由探索、操作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幼儿对美工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从侧面使幼儿对科学活动产生了兴趣,并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今天的幼儿,将是21世纪的主人。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教师应借助幼儿园这个平台,让孩子们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奇妙,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拓宽他们感知、探索、实践的空间,促使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