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滋润稚嫩的心灵

作者: 姜启清

摘 要:作者用一个“爱生”的事例,感悟到“教师的事业本身就是爱的事业,师爱胜过友人之爱、亲子之爱,因为他包蕴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爱生”; 滋润心灵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87-001

我一直珍藏着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老师,我永远也忘不了你,是你为我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是你为我鼓足了学习的勇气;是你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是你用爱唤醒了我这颗沉睡已久的心。你为我付出的一切,我都会深深地埋在心里……”每每想起这封信,我的内心深处总会漾起阵阵幸福的涟漪。因为他是一个特殊的孩子。

原先的他可是一个让许多科任老师望而生厌的孩子。一场小儿麻痹症对他的伤害使他一下子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活泼可爱的他突然间变得孤僻、颓唐,病痛的折磨使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不愿和人接触,动不动就扔书本砸桌子,谁要是说他一句,他便会大发雷霆,说个不停。课堂上常常是人在心不在,呆呆地坐在那里。

平时,我利用一切机会和他拉家常,以真挚的情感、平和的态度走近他,了解他的内心活动和需求,针对他因行走不便承受的巨大的自卑压力,我同班委一起发动师生对他的特殊情况给予特殊照顾。

首先帮助他树立战胜病患,坚强面对生活的信心。在我和班委的带动下,同学们不仅没有歧视他,而且时时处处关心他、帮助他,还轮流承担了陪他去厕所,课间陪他在校园内散心的任务。时间久了,他对别人的戒备心理渐渐消失了,终于融进了班集体中,每当看到他露出笑容的脸,我总为我的第一步成功感到欣慰!

然后,帮助他战胜学习困难,树立必胜的信心。由于疾病的折磨,缺乏爱的诱导,他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因此,成绩一直处于低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谈心,给他讲一些身残志不残的人是如何发奋学习的。每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鼓励他,跟他说困难是必须的经历,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从此以后,他又迈开了第二步,重又踏上了学习之路。为了让他天天都有好心情,每天早上,只要他一踏进学校,我都要仔细打量他一番,注意他的穿戴,留意他的笑容,总用赞赏的语气轻声对他说:“小伙子,你今天穿得真精神!”“瞧你笑得多开心,相信你今天的进步一定会很大!”……听到这些话,他总会使劲地点点头,朝我腼腆地笑笑,笑得我一天心里都乐滋滋的。课堂上,当他想举手而又不敢的时候,我就抓住时机及时向他投去热情信任的目光,一旦在回答问题时稍有犹豫,我的点头微笑,我那充满关爱的神情会使他再次鼓起勇气,信心百倍地说下去。有时虽然说得不够理想,但同学们仍会给他掌声。每次看到他认真听课的样子,课后的我总要走到他身边,冲他笑一笑,不是爱抚地摸他一下,就是友好地和他握握手,此刻的他总是用感激的目光看着我。渐渐地他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有次考试他在试卷上写道:“老师,我多想达到60分以上,可每次考试我都令您失望,我觉得很对不起你,你能原谅我吗?”看到这几行字,我立即在他的卷面上写道:“可爱的孩子,一口能吃成胖子吗?慢慢来,要有耐心、有滴水穿石的精神,100分也会向你招手的,何况这60分?多对自己说‘我能行’,好吗?”从那以后,我每次都在他的试卷上像批改作文那样下评语。有时我还要他尝试写考试小结。有次他这样写道:“……人要有三颗心,恒心、信心、细心,就是不能有粗心,粗心害处太大,就像一只白蚁,能把刚建好的高楼大厦毁了,我要消灭这只白蚁,让它永远从我身边消失……”这情真意切的话语怎能不让我既吃惊又激动呢?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星期天,他竟主动找我为他补习以前的功课,当他踏进我家门,说明来意,我一下子紧紧地、紧紧地把他搂在了怀中。望着他一天天进步,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平时我还注重多给他提供增强自信心的机会。无论班级还是学校活动,只要他能参与的我总是鼓励他积极参与。至今他的第一次演讲的情形我还历历在目:当他用不标准的普通话给同学们讲一个他喜欢的故事时,虽然讲得不是那么动情,但是教室里却静得出奇,大家都在认真听,最后我们一起真诚为他鼓掌!那一次他给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三个躬。那一次当着同学们的面,我流下了眼泪。从那一刻起,同学们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什么是真正的爱。爱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爱是甘露,点点滴滴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只有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到关爱学生、体贴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才会在学生情感日益成熟而复杂的今天,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接纳自己——把老师当朋友,将他们的喜怒哀乐向你倾诉。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理清学生的思想脉络和情感需求,有的放矢地去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工作。

教师一生,与爱相伴,在付出爱的同时,收获着美好的人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