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方法之探析
作者: 邓顺妹摘 要: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有一定技术本领、有社会责任意识、有良好行为习惯、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多年来,我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着“一着不让抓细节,一刻不松抓习惯”的思路,始终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品牌工程来抓。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以自主管理为特色,以养成教育为内涵,以校园文化为引领,以多彩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和净化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全体教职工统一认识,形成共管合力,扎实优化教育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办学至今我校学生违法犯罪始终保持零的纪录。
关键词:职业学校;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方向性; 优越性; 实效性; 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08-002
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有一定技术本领、有社会责任意识、有良好行为习惯、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这种目标也决定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职校学生的一项首要任务。多年来,我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着“一着不让抓细节,一刻不松抓习惯”的思路,始终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工程、品牌工程、长效工程来抓。
一、优化育人理念,确保转化工作的方向性
社会一度流行这样的顺口溜:“职中职中,差生集中,调皮捣蛋,学习放松,老师辛苦,劳而无功。”职校中大多数学生,是抱着“混张文凭过日子,被逼来校关禁闭”的心态无奈上学。不少学生或是存在心理障碍、或是易被外界同化、或是意志消沉悲观、或是敌视老师同学……这些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些情况,学校把后进生转化作为工作的突破点,并且提出:“转化好一个后进生,等于培养出一个高材生”、“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等育人理念,切实做到“四个结合”,即:将后进生的转化与常规考核相结合,将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后进生的自主发展相结合,将问题行为的纠偏与反复相结合,将短期强化抓一主题与远期长效抓总目标相结合。同时,学校派出精兵强将,担任后进生较为集中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大家让每一位后进生都沐浴太阳的光辉,让每一位后进生都享受关爱的甘霖。多年来我校各届领导班子对后进生的人本主义关怀,使得学校每一位教师都以转化后进生为荣,以教会后进生做人为荣,以与后进生交朋友为荣。因此,我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生机盎然的好局面。
二、注重内涵发展,确保队伍建设的优越性
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为了确保班主任队伍有较强的战斗力,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学校提出:“带队先带人”的理念,并把它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去。一是在调配班主任的时候,非常重视对班主任的人品、作风、敬业精神、工作能力等的考察,确保班主任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出类拔萃。二是要求班主任重视经验的积累、科研的创新。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一大批优秀班主任在实践与研究中交流心得体会,琢磨问题对策,在浓郁的科研氛围中,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三是重视班主任之间的班级管理观摩交流,让年轻班主任、经验较为欠缺的班主任在观摩交流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四是注重发挥骨干班主任的辐射示范作用,每学期评选2-3名“名班主任”,要求他们为全校班主任作一次德育讲座、上一节观摩型主题班会、带培一名新班主任。五是鼓励班主任参加各类进修培训,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教书育人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六是注重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教育。通过种种努力,学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富于战斗力的班主任队伍,不断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三、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使心理问题较多的职高生扬起理想的风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逆反、戒备等心理,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帮助他们克服不健康的心理。一是帮助学生排除自卑心理,化自卑为自信。通过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如德育学分的推行,就是从学生身上找闪光点,通过表扬激励,强化这种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二是帮助学生排除戒备心理,与学生心灵相通。对戒备心理强的学生,老师必须开诚布公,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慢慢地,他们就能够不断进步。三是帮助学生排除逆反心理,建立朋友关系。我校许多老师注意改变自身形象,“把微笑带给他们”,以形成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多给他们安慰和关怀,鼓励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认真细致地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共同携起手来,帮助他们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使他们感到集体和老师真诚的关怀,从而努力去做人,努力去学习。四是帮助学生排除厌学心理,激活学习兴趣。为了改善学生厌学心理,我校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多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成功,就及时鼓励,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引导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奋斗目标,从志向中找到学习兴奋点。五是加强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六是经常性召开心理健康讲座,让同学们掌握战胜心理问题的办法。我校多次邀请知名心理学专家来校作心理讲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培养自治能力,凸显学生思想工作的创新性
我校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即生活自主管理、学习自主管理、参与学校管理。学生通过自主管理,达到了“两个自觉”、“三个学会”:自觉认知、自觉控制,学会管理、学会做人、学会处世。
1.学生生活自主管理,做生活的主人。生活自理,要求个人学会整理内务,宿舍实行军事化管理。生活自理,还要提倡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由行政值日、值日教师、学生干部天天检查评比,将评比结果与星级班级评比、班主任工作绩效结合起来。生活自理,还要强化仪容仪表的训练,我们要求学生衣着整洁大方,女生不染发、不烫发、不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怪发。现在,学生内务的整理已经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学生的仪容仪表都能达到学校的要求,学生宿舍也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荣,学习自主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学习上的自主管理,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科学精神的载体,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管理时要引导学生塑造美好人格,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自主管理除了自觉完成学习常规外,各班还要求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自觉参与学习小组,自觉参加学科竞赛。
3.参与学校管理是学生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组织和领导才能的有效载体。我校充分发挥学生会的管理作用与带头作用,学生处与团总支在加大学生干部培训的基础上,大胆地让学生会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如负责检查学校各班的清洁卫生、两操的执行情况;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仪容仪表;对各种集合集会、大型活动纪律秩序的维持;对就寝纪律、及平时学生的迟到、早退的检查与考核等。
五、营造校园文化,体现润物无声的渗透性
优美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我校注重优化学校环境,发挥环境的审美、约束和导向功能,如通过校园绿化,布置一个优雅、宁静、整洁的环境,以规范学生的言行、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设置宣传橱窗、学习园地、科普画廊等,创造出浓浓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好学向上为校争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进行“三风”建设,创建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各班按照“五个一“的原则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即:一个人人都能自觉执行的班级常规,一句人人都能得到激励的精神语录,一套人人共同追求的管理目标,一个人人喜爱的充满美感的教室布置,一系列人人参与的学生文化活动;各宿舍始终坚持“三会”、“四心”的要求进行宿舍文化建设,即: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交往;休息上安心,生活上开心,对舍友爱心,对舍区关心。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逐步建设了“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的“文化育人氛围”。通过对环境的建设,让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赋予教育功能,做到“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育无小节,处处皆教育。” ;通过对文化的建设,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让我们的校园具有陶冶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与导向功能,从而形成我校特有的德育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