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练习-实践中的活动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 朱蕾摘 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通过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设置一些模拟的、相对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这种语言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使其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英语语感,奠定初步的英语基础。
关键词:英语课; 活动;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316(2011)6-033-001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做中学”,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主要教学途径,这是外语教学的理想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和语用情境,为学生构建活动的舞台。教师应通过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尽量设置一些模拟的、相对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这种语言情境中愉快地、积极地参与外语教学活动,习得词汇、语音、语法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技能,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
1.呈现活动(Activities of Presentation)
呈现活动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在恰当情境中清楚而自然地呈现新的语言知识或语言材料,并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下面几种呈现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1直观呈现。直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英语,而且视听结合,印象加深,记忆牢固,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利用实物、图片、幻灯或其他电教媒体介绍新的语言项目。
这种直观呈现的方法一方面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新语言,有助于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不通过本族语),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也能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1.2身势语呈现。教师应充分利用身势语言(body language)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言教学的效果,使所呈现的内容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收到表情达意、事半功倍之功效。如在教take off(脱)这一词组时,我用脱外衣、脱帽等动作呈现这个词组的意义。并接下来让学生按我的话(或另一位学生的话)做相应的动作。教 laugh(笑), cry(哭),jump(跳)walk(走)等动词和happy(高兴), angry(生气)等表示情感的形容词都可以用身体语言呈现。
1.3情境呈现。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恰如其分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处于交际或准交际的语言情境之中,如在教祝贺生日,接受生日礼物的用语时,教师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盒,走到一位学生跟前说,“Today is your birthday. Happy birthday to you! Here’s your present.” 这位学生接过礼盒说,“Thank you very much.”接着教师请其他学生拿着这份礼物问别的学生进行操练。
2.练习活动(Activities of Training)
练习活动是指新语言项目呈现后所进行的旨在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活动。此时的练习与呈现阶段的练习区别在于:练习内容不是单项,而是新的语言项目的结合,融为一体。
2.1机械性练习。这种练习比较机械,学生甚至无须多加理解就可以说出或写出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这一层次练习的典型形式有模仿、重复、替换、简单问答等。
2.2半开放性练习。半开放性练习的典型形式是替换原对话中的词(词组)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对话或改变句子的联系(缩短、扩展)复述课文等。《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中的 “speak up” 就属这种练习。它先提供一段对话,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对话中的语言结构,根据自己的思想,替换划线的词(词组)进行对话练习。每单元的Reading学习结束后,我总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讲述(不是背诵)课文的内容,学生讲述时必须保持与课文信息的一致性。这种半开放练习难度较大,但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效果甚好。
3.实践活动(Activities of Practice)
3.1教师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建议或计划,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最后各组成员取得一致的意见。这种交流活动能使学生自由运用语言,发表意见。例如:告诉学生周末要外出郊游,让他们分组讨论,带好必需品,确定出发时间、活动内容。各组通过讨论,拿出计划,然后在全班组织讨论,最后确定全班的计划。这是实实在在的交际活动,不仅解决实际问题,也培养了他们多讲英语的能力。
3.1.1做游戏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把学生置于一种游戏式的情境中。游戏活动多种多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例如:老师拿一张图片,让学生在不看图片的情况下通过向老师提问猜测图片上是什么,这种活动也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小组中一位学生手拿图片或设想一个情境,让其他同学猜测。
3.1.2完成故事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或几部分,要求每位学生只看其中的一部分,然后要求他们通过向组内其他同学提问的方式完成整个故事,教材中的课文都可用来进行这种形式的口头交流。
三、结束语
用各种活动组织教学并非轻而易举,需要作出努力。“活动”两字在英语教学中含义很深。英语课堂教学必须紧密结合交际,利用各种科学手段,自始至终在语言活动的氛围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只有在课后进行反思,才能意识到自己教学行为中的缺陷,随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教学,给他人提出意见的同时借鉴他人的优点,预防和解决问题,最终提升教学水平。如何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舞台,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崔允氵郭.课堂观察20问答,当代教育科学,2007.(24):3-10
[3]沈毅,崔允氵郭.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