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特征及预防
作者: 耿金锁摘 要:学校体育教育因其独特的形式,容易使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近年来,体育课伤害事故占学校伤害事故的比例在逐渐增大,本论文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学校体育; 伤害事故; 特征; 预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154-001
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概述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目前尚无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界定。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2条对学生伤害事故作了如下界定: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特征
1.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分类
1.1从学校体育的范围来划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可分为:体育课教学中的事故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事故。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事故又可分为课余体育锻炼中的事故;课余体育训练中的事故;课余体育竞赛中的事故。其中在体育课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占整个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绝大多数,因为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学校体育主要是通过体育课教学实现的。(2)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来划分可分为:学校方面的原因、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伤害事故和其它原因引起的伤害事故(多为偶发因素引起),以及混合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伤害事故。(3)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场所来划分可分为:校内体育伤害事故和校外体育伤害事故。(4)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伤害程度来划分可分为:轻微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度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严重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5)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主体来划分可分为:学生伤害事故和教师伤害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所发生的主体绝大多数都在学生身上。(6)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所造成的伤害部位来划分:按照人体的自然部位可分为:头部伤害、颈部伤害、躯干部伤害、四肢及尾部伤害;按照伤害的部位在身体表面还是在身体内部可分为:身体表面的伤害和身体内部的伤害。(7)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所发生的时间段来划分:可分为准备部分的伤害事故;基本部分的伤害事故;结束部分的伤害事故。基本部分的后半段是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高发期,因为这一时段教师的注意力在下降,学生因体能状况的下降而导致注意力的下降,学生可能在教师的“不注意”下,发生伤害事故。
2.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
第一,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1)学校体育场馆、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当,场地、器材存有不安全隐患;(2)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教育或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3)学校或教师违规组织的各种校内外体育活动中发生学生伤害事故;(4)校内建筑、水、电、汽、施工等对学校组织的正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造成伤害;(5)正常教育教学时间内有关管理人员、教师擅离岗位或虽在岗位但未履行职责,使学生失控造成偶发性伤害事件;(6)违反体育教育教学常规、教学大纲要求造成学生伤害事件;(7)体育教学中,教师传授技术动作不正确、教材选择不合理、组织教法不严密、疏于检查场地器材或场地器材使用不当;(8)学校、教师组织安排的体育活动超出学生一般心理承受能力和健康状况;(9)学校、教师知道或应该知道学生有不适应某种场合或某种活动的特异体质,未给予必要照顾;(10)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教师未采取相应措施致使损害扩大的;(11)教师职业道德低劣,侮辱、殴打、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第二,学生方面的原因:(1)学生自身素质太差或存有生理缺陷、特定疾病或异常心理状态,而学校、教师不知道或难于知道的或未通知教师,不能适应正常体育教学;(2)技术动作掌握不正确或未按教学要求超出自己运动水平的练习;(3)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及相关纪律,不听从教师指挥,擅自行动或同学打闹等;(4)保护与自我保护不到位,不彻底;(5)不遵守运动或比赛规则,动作粗野,严重违反体育道德;(6)学生生病、请假或见习,因自身原因造成伤害;(7)学生自杀、自伤的。
三、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
1.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学校是学生进行学校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绝大部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内发生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①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②对学校的场地、器材要定期检查。③要健全学校的卫生保健制度。
2.教师应采取的措施
①备课方面的要求。对教材的选用要合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对特异体质、特殊疾病的学生要因材施教;考虑到天气的影响;课前亲自对场地和器材加以考察等。②上课的方面要求。采用的组织教法要合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保护和帮助;所教授的技术动作要正确;上课时让所有的学生在自己的注意范围内;不能体罚学生;准备活动要充分;要控制好运动量等。
3.对学生及监护人的要求
①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在上课时一定要遵守学校纪律;身体有疾病或体质较弱要自觉告诉教师,不要隐瞒自己的病情;在思想上要重视;要按要求进行练习;在做危险动作时心理素质要过硬等。②对学生监护人的要求。学生的监护人要意识到其监护职责的重要性,自觉履行其监护的义务,在平时要加强对被监护人的安全教育。
四、小结
预防要警钟长鸣,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对伤害事故的预防要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正视,学校管理者要在平时做好预防,如教师在备课时对容易发生的事故或事故隐患写好预防措施,派人定期检查、维修场地、器材,同时要做好伤害事故的预案,一旦发生伤害事故,按预案处理,可以尽量地节约时间,为受伤者的及时、有效治疗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吕力.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5):56-58.
[2]申德峰.中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认定及赔偿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12-20.
[3]雷涛,黄懿.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归结及对策[J].法学研究,2006(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