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好数学之我见
作者: 靳莉颖摘 要:新课程《标准》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以最佳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022-001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下面四个方面的做法。
一、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部分学生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就是基本概念不理解,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教师应将概念讲细、讲清、讲透,引导学生挖掘概念所体现出来的有关知识点。及时提示和补充忘记的知识,例题和习题及作业题都要先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掌握了,再循序渐进,逐渐加深。
二、利用多种方式搞好直观教学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部分学生由于接受能力差,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地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尽量让学生通过感官能接触到、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知识,如要多利用教具、几何图形、多媒体演示过程等。还要与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长度为4厘米、5厘米、6厘米、8厘米、10厘米、12厘米的六根小木棒拿出来进行动手操作。任意取三根将其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接着老师提出下列问题:①任意三根小木棒是否都能拼成三角形?②有几组三根小木棒能拼成三角形?有几组三根小木棒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比较两根短棒长度之和与长棒长度的关系;③通过上述操作,请猜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与第三边之间的关系;④试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你的猜想并证明。通过直观的感受和实际接触,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容易理解和接受,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培养了学习兴趣。
三、在习题训练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实例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创新,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一是要加强数学培养,形成创新技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重要。”古人亦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一个学生只会按讲授和书本知识定向思考和处理问题,是无法形成创新能力的。二是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地想象,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三是要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创新的基础是理解。据相关资料介绍,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善于用数学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创新的前提是对数学概念及数学思维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从知识能力再到数学的意识,把数学的真谛理解透而不是仅仅会解几道数学题。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要培养学生知难而进,别出心裁,独立思考的数学品质。“一题多解”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切入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同一题目。少数学生受固定思维方式的束缚,不善于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在解题时,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要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找出更多更新的切实可行的解题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意识。思路是关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就是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门道。从初一年级解应用题开始,训练学生能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细心审清,理解题意。分析每一道应用题,属于哪种类型,数量之间有什么基本关系式。还要培养学生能找出隐含的等量关系式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有目的地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来讲解应用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分析和掌握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利用题意中主要的相等量,来找出等量关系而转化为方程。
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主动学习状态中去,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才容易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当讲“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时先让学生亲自动手,用硬纸剪出两个三角形,并使其中两条边与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然后再把这两个纸三角形重合在一起,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得: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这样很快就总结出了结论。可见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归纳出结论,不仅能使学生对此公理深信不疑,而且印象也很深刻。
总之,只要我们数学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