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

作者: 赵爱明

摘 要:地理学科由于自身的区域性、综合性,决定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地理教学质量的重大突破。笔者在此就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地理教学;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8-054-001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再思考

1.课堂教学容量过大

多媒体教学使地理课堂教学告别了“黑板+粉笔”的历史,使地理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的信息传递功能强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但是,盲目增大课堂容量又会陷入过去的传统教学的“满堂灌”模式,不同的是由过去的“人灌”变为“机灌”,而“机灌”变为“人灌”的危害更大,整节课下来,留给学生的有可能是一种走马观花的漂浮感。此外,多媒体地理课件丰富的画面、文字和声音等信息转换快,如果画面安排杂乱,容易使学生视觉疲劳,降低学生的注意力,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因此,地理老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不能贪多,要精心制作成容量合理、重点突出的高质量的课件,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留给学生思考和做笔记的时间不够

由于实施多媒体教学,许多教师取消了黑板板书,上课只动口不动手,这样会节约教师板书的时间,增大课堂的容量。而学生一方面要认真听教师讲解,一方面要忙于做笔记,往往顾此失彼,学生又会陷入“被动型”的学习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和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反应,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想象和做笔记的时间。如果忽视了学生的思考时间,会降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师生关系的再思考

在实施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课件设计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用电脑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要注意吸收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精彩讲解和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优势。有时课堂上教师一句赞扬的话、一个赞扬的眼神、一番充满激情的讲解,都会使学生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如果盲目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只注重人机对话,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反馈,那就会使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机械的信息系统,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必然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进而造成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缺失。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再思考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处于主导地位,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应避免以下问题:

1.教师由“教学的引导者”变为“多媒体的奴隶”

多媒体参与的地理课堂教学,直观性强,能突破时间限制,变静态为动态。恰当地运用可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从而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教学,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有无必要、有无价值,都要制作成为多媒体课件;而有些教师在网络上下载各种资源,然后东拼西凑,形成自己所谓的“课件”。这样,上课时教师就成了计算机的操作员和解说员,任务就是不断的点击鼠标,展示画面和资料。教师关注更多的是能不能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演示,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深度、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等无暇顾及。教师不再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成了多媒体教学的“奴隶”

2.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更替代不了教师的课堂现场教学经验和智慧的发挥。由于地理课的综合性强、知识包罗万象,现代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学生的疑问较多,计算机不能无准备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教师仍要按照学生学习为主体,以诱导、启发、提问为辅的方式担负起导课、讲课的重任,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的演示而忽略教师的地位。

3.使用统一开发的课件,会限制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使用统一开发的课件,对于重复授课较多的地理教师来说,减轻了教师重复、繁重而机械的劳动,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调控教学进度、组织讨论和及时解答学生反馈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但是,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学识、个性、经验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如果使用统一开发的课件,有时会限制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总之,多媒体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综旨,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学习实际及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使用的最佳时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