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探微
作者: 任世民摘 要:实验探究教学这一新课程极力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探究;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35-001
实验探究教学作为当前我国教学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中学化学被广泛应用,并已成为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主旋律,其中“交往互动”的教学正不断被广大学校和教师所接受。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存在着不少的困惑,这些困惑主要表现在:其一高中化学缺乏实验探究教学的外部条件;其二重探究行动轻探究方法教学。因此,教师在实验探究教学中,面临两大难题。如不能得到合理解决,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有关实验探究的教学,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实验探究教学呢?笔者认为:
一、增强实验探究教学意识
探究式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教与学的过程,能有效地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新理念。教师面对新课改、新理念,普遍感到有必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为主,或者备课时设计好要用探究式教学,但在具体课堂实施时又习惯地变成授受式教学。所以在课改的初级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中探究式教学要大力加强。
二、克服实验探究教学形式化
在现实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严格按照探究的程序,从问题情境的设置、提出假设和方案到验证假说,得出结论,每个环节都不缺少。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意图,遵循教师制定的方案,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出教师想要的结论。探究的每一环节都由教师支配,学生自主的空间非常狭小,几乎没有自己做出决策的机会和权利。这样的探究教学只有形式,但已背离了实施探究教学的精神实质。有悖于探究教学是焕发学生自主性的教学的精神内涵。成功的探究教学在于教师认可并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懂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头脑、意愿、性格和思想。教师在探究教学中的要务是开启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让他们亲自体验、经历探究的过程。
三、重视探究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课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构建知识。在教学中,虽然也会看到教师提了很多问题,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回答,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仔细盘点一下,很多问题都很肤浅,缺少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设计。那么,如何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呢?
1.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从思维方向来看,它应该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思维活动持久地进行;从思维力度来看,它应该是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再现的问题,如果学生将书本上或者记忆里的信息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就能解答,那么该问题就没有什么思考价值。
2.问题应具有合适的梯度,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教师可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使他们深刻理解有关知识。
3.问题应具有适宜的难度,怎样的问题才是难易适度呢? 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也就是说,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最具有启发性,最能有效驱动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若问题太难,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探究的价值不大。
四、讲授教学和实验探究教学进行有机融合
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讲授教学的确仍具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优越性,它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直接地接受前人探索的知识成果,认识上简捷,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效率高。但在现代化学教育的今天,不仅要加强化学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探索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探究教学在这方面也显示了它的独特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将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与现代的探究教学思想进行有机结合,把其整合成一种新型的“启发——探究”化学教学思想,采用“启发——探究”式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施教。
五、兼顾和处理好三维教学目标间的关系
传统化学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目标,认为知识与技能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而把情感态度等情意目标的价值看成是附属的,可有可无的教学,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导致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学生的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在实施探究教学中,我们应兼顾和处理好三维教学目标间的关系,尊重学生兴趣爱好,个性思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了获得知识的质量,自然也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六、控制好探究过程的时间,确保教学任务完成
实验探究教学中,由于要让学生寻找证据和对证据作出解释,因此时间比较难以控制。有时一节探究课上完后,教学内容还没有完成,导致某些单元的教学任务不能在课标要求的课时数内完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是:对于需要用完整的步骤来探究的内容,可以把提出假设和设计验证方案放在课前让学生完成,课堂上只须对学生提出的假设和验证方案进行评价,在确定了一个最佳方案后,再进行验证、解释,最后进行拓展应用和小结。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的则是抓住科学探究的核心要素——假设和验证,进行微型探究,以确保一定的时间用于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运用。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牢固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以平等的态度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开展好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使新课程改革精神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