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春风来 催成雏花开

作者: 濮春银

摘要: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I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心理辅导是前提,激发动机是根本,树立信。是关键。培养兴趣是保证,养成习惯是基础,增强意志是良方。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学困生从“怕学”到“想学”,从“能学”到“会学”,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心理辅导;动机;信心;兴趣;习惯;意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85-001

何为“语文学困生”?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由于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学习语文出现困难的学生。他们大多数表现为不愿意学习、缺乏自信、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习惯较差、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语文学困生在每个学校、班级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那么如何使语文学困生振作精神,改变现有学习状况呢?本文从以下几点谈谈体会:

一、激发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语文学困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没有真正开启自身求知的内在驱动,没有从内心感悟到读书、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没有学习的激情。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我几乎每周都和他们一起阅读来自报刊、杂志上的感人故事。不是简单地朗读,而是自己带头发表自己的感言,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并将讨论内容体现在“家校联系本上”。比如:解读“洪战辉的优秀事迹”,学做真人,用知识和毅力与命运抗争;讲述“打工夫妻上大学”的故事,体会艰苦生活,用知识改变命运等等。这些故事使学生意识到读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谁也替代不了,必须身体力行。

二、重树语文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自信,犹如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在智力、体力、工作和处世能力等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更是转化他们的关键。首先教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困生”,不要冷落他们,对他们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瑾,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常对他们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不要怕,大胆试一试!”其次教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和发展的学生观,同时也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对学困生能做出及时而中肯的科学评价,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不能和好学生相比,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拿现在的成绩与原来的成绩比。因此我在半期和期末总结时,就设了进步奖,让学困生有获奖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

三、培养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对认识和活动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在教学中,首先我根据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掘那些使学困生感兴趣的东西,诸如各种小实验、小制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其次精心设计层次不同的问题,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喜悦。

此外,我还开辟了语文第二课堂,如写字比赛、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制作头饰比赛等等,同时把第二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科趣味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语文文化的熏陶,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语文学困生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是多方面因素长期形成的,转化学困生首先应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准根源,对症下药。对那些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的学困生督促他们上课注意听讲、作业按时认真完成,多读书多背书。对那些顽皮、自控力较差的学困生,坚持打持久战。上课时用眼神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做作业时,站在他们旁边,边看边指导,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改正拖拉、懒散的不良习惯。

五、增强语文学困生的意志品质

不良的意志品质是学困生产生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做事情没有持久性、稳定性,遇到小问题便退缩,对自己行为缺乏应有的控制能力,容易被外界一些事情所诱惑,缺乏责任感等,都会对学习有不良的影响,严重阻碍学习的进步。为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设置一些他们能够克服的障碍,鼓励他们积极地迎接困难,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如设计分层作业,鼓励他们逐步把问题解决,而不是做不出就让他们半途而废,也可让其他同学都进行帮助,这样他们的学习就会变得更主动,下次遇到难题也不会看也不看就过去了。

总之,转化语文学困生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而它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困惑。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帮助语文学困生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