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激励性评价
作者: 陈卫琴摘要:所谓激励性语言,是指教师用来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成功的关怀语言。它是师生之间借以优化教学进程的一种情感交流,从而迭到乐学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励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96-00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引导。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运用好激励性语言呢?
一、情感点化在课堂的节骨眼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因此,准确合理,富有情感的鼓励性语言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然而,现实语文教学评价中,有时教师的评价大而不当,引导苍白无力,只是简单的评价为“对或错”、“好或坏”,根本没有渗透多少情感。以至于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根本不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与内心体验,自己没有感情,也不注重激励,评价冷冷冰冰,简简单单,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老实听话,无动于衷。实际上,往往我们教师一句简单的话语,哪怕是小小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朵小小的红花,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及时的肯定,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喜悦,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一堂教研课上,有一名学生胆子特别小,平时很少回答问题,可是当我提出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全班举手的人不少,他也举了手,看到这种情况我很为他高兴,虽然他可能答不上,但我还是让他回答,没想到他回答得非常好,只是声音太小,我高兴地对他说:“你回答得非常准确,老师为你骄傲!你想不想让全班都昕到你精彩的回答呢?”这个学生听到老师的表扬非常高兴。于是他声音洪亮地把答案重新说了一遍,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从此以后,我感觉这个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声音也洪亮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尊重理解在课堂的题外话处
对学生的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只要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怀疑自我价值,这样即使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批评,学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无论是鼓励还是批评,都要注意时机和场合,要讲究策略和技巧。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同学会对某一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发问草率处理,说他钻牛角尖,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其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你说:“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好”,或者说:“这位同学勇于提出问题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然后话锋一转,说:“由于时间关系,你提出的问题咱们课后再讨论”。这样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又不至于在课堂上耽搁太长时间,同时又能使该学生保持对该学科的学习热情,一举而数得。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中不时地流露出对学生的理解、支持、尊重、信任等一些激励性语言,就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从而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进步喜悦于课堂的闪光点处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这对后进生的进步更有好处。如:“你这个词用得真准确!”“这个句子真美!”“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他们的发言中实在连值得夸奖的词句也没有,还可夸他们“发言声音响亮!”“真自信!”“真大方!”“你敢于发表自己意见,进步真大!”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他们细微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
如:可以肯定学生的交流成果;可以肯定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态度;可以肯定学生交流过程中尊重他们的行为意识;可以肯定学生勇于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例如:在教课文《家》时,我讲完课文后,“这首诗写得多美啊!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个小诗人,用‘什么是谁的家’这样的句式来说。有一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夜空是星星的家,夜空也是月亮的家。”我马上由衷地把掌声送给他,“你说得真是太美了,还一下子说出两句这么美的诗句,老师都佩服你了!”这个学生美滋滋地坐下了。于是其他学生也争先恐后地回答。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当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都意犹未尽。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总之,在教学中开展积极的鼓励性和发展性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它唤醒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促进孩子愉快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