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校语文中的作文教学
作者: 王永贤摘要:作文教学应从提高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聋生实际,寻找适合聋生的作文途径。让聋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述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关键词:聋校: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85-001
由于听力障碍,耳聋学生只能以手代口作为他们的“母语”——手语,既有其独特的词汇表达,又有其独立的语法规则,并且有很多地方不能与健听的口语、书面语相一致。然而聋生终究要走向社会,接触的绝大多数是不懂手语或懂少数手语的正常人。要与他们进行熟练而正常的交流,主要靠书面语言。因此,培养聋生的作文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书面语水平,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
课堂教学,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对某项内容重视,聋生学的积极性就高。效果就好。与老师们讨论聋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时,老师谈到一是聋生愁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二是老师愁批改作文(聋生由于听力语言障碍,写的句子往往词语颠倒,意思不完整)。批改起来很伤脑筋。三是考试猜题,背范文。因此。平时要重视作文训练。
二、培养聋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聋生的学习才会变得主动。可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想起了我上学时语文老师特别关心我,他的课我就喜欢上。为了让聋生喜欢我的课,喜欢作文,我与每一位同学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一起游戏。做聋生的良师益友。学生进而对我的课,对作文产生兴趣。
聋生具有很强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正确地引导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他们由于受到听力制约,再加上年龄、知识、能力的限制,接受外来信息少,刚开始写的句子往往词不达意,词语混乱。针对这种状况,从指导聋生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人手,培养写作能力。
为了激发所有聋生的写作兴趣,每次作文讲评时我总是对每一篇作文进行讲评。有的全篇写得好,我就作为范文给大家宣读,有的某段写得好就重点讲评这一段。有的通篇只有一两句比较通顺。也对这一两个句子进行肯定,给予鼓励。就这样通过不断地表扬鼓励,调动了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聋生的写作兴趣。
三、培养聋生的观察能力,激发聋生丰富的想象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聋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聋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聋生的观察能力,引导聋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聋生的观察力之外,引发聋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聋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四、鼓励聋生自主积累词汇。学会选择材料
充实的素材是写作的前提,可是材料从何而来?聋生本来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就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指导聋生多观察,多与别人交流,对身边发生的事多看多想,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发掘出所蕴含的积极东西。其次,指导聋生多阅读各类报刊、课外读物等,只要聋生能读懂都可以拿来让聋生读。大量的阅读,不仅能使聋生积累写作词汇和素材,还有助于聋生学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另外,老师也可以有意识地组织聋生开展课外活动,使聋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作文就是要把我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东西写下来。哪些才是有意义的呢?这就是选择材料。怎样教会聋生选择材料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结合实例讲述。比如作文题目是《记一件事》,我们已有的材料是两个人打架的场面,该选择哪些作为写作重点,要视我们确定的主题而定。如果你确定的主题是赞扬劝架者热心帮助别人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就着重写他们如何不惜耽误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不怕受伤,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双方……如果你想借此批评人们只围观不劝架的不良风气,就着重写围观者如何起哄,而对头破血流的挨打者无动于衷……对双方如何谩骂等无意义的内容就不写。总之选择材料的方法是:确定正确的主题,选取最突出主题的材料。
另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引导聋生多练笔,坚持每天写日记对提高作文水平也很有帮助。反复修改,不仅自己改,而且请别人帮助修改,也是写好文章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聋生实际,寻找适合聋生的作文途径。让聋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述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