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践应用在课上成为习惯

作者: 陈秀华

摘 要: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亲身体验。教师要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他们自主学习,自觉讨论钻研。集体汇报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仅起引领的作用。每节课、每种课都是这样的模式,让学生主动思考成为习惯。

关键词:物理教育;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04-001

从事高中物理教育工作十几年,我从一个物理教师的角度看改革后物理教学的变迁。

教学过程本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学生学习也本应是一种快乐吮吸的过程。这两种行为本来都应是轻松快乐和谐统一的过程。但有很多老师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

“累”“苦”“疲惫”“没有时间”——教师生活很苦!

“忙”“烦”“痛苦”“没有兴趣”——学生生活很累!

教师很苦学生很累,教与学没有了乐趣可言!这就是近几年大家对教育的感言。难道我们教师就没有想过可以轻松地教吗?我们的孩子没有想过轻松地学吗?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的学生只有“拼命”地学习,我们的老师只有“玩命”地教吗?有没有改变这种状况的可能?。

高考试卷是我们教师的一根总指挥棒。拿物理来说,近两年高考试卷的深入更新,为时代所变迁,为全中国教育事业注入很强的生命力,让教育永远青涩,让充满活力的孩子们放手去学,大胆体验生活,这根指挥棒真能引领我们走向时代前列。重要体现在教育与国际化接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难怪这几年江苏物理试卷在其他省市都有很好的反响。

这里我不得不说说物理试卷的改革蜕变之痛快。2009年高考试卷相比2008年而言,应该说2009年题目更加贴近生活,知识面变宽了,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涵盖了光、热、原及近代物理内容。新颖性和深度方面超越了以往,质量很高。实践性题目变多了,未出现怪题、偏题,没有出现物理知识的重复,也未出现数学计算上的繁杂,注重了应用性的知识考察。在新颖性和深度方面超越了以往,质量很高。很多命题选材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科技实际,立意新颖,有一定深度。特别是贴近新课改,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教育部高考内容改革的精神命题,既实现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目的,又正确引导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把注重科学知识的应用放在了首位。细看有近60%-70%都是生活中应用题型。这就要求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不要读死书,死读书了。如果学生还是把书本与生活脱离,那就是亵渎了高考精神。

从2009年的高考题目窥视实践精神——第2、3、4、7题选修3-4的第3题13、14两条大计算题都必须对生活要有很好的经验才能游刃有余。

这些题目对学生实践加理论要有很好的统一,解题才能如鱼得水。

实践来源与生活,生活不能与实践脱离。曾在《从美国作文课看美国的素质教育》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我们的孩子: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学校常常把平时作业与考场考试等量齐观。“同样的作文题《我的父亲》,中国教育是课堂交稿,逼得有的孩子们临时胡编乱造;而美国是一周内交稿,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邻居和同事,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了父亲,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出来了。”可见,美国教师深谙作文法则和教学规律,这些法则和规律很好地体现在教学、作业设计和完成作业的要求诸方面。而让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应用文,既避免了说假话、空话,又有相当的难度,日后工作也能派上用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得不反省我们以前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我们的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老是脱离会解深奥的奥数,却动不了一根锄头、换个灯炮,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这也许正是为什么2009年试卷有这么多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应用题的原因吧。

2009年,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四个部门联合对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规范,把我们大家想要的东西还给了我们。其语言的铿锵,是空前未有!

整个内容很具人性化,对学生的减负具体到了休息时间的规定、考试次数的规定。以优化教学为重任,让学生学出兴趣,学出乐趣。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加强师师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地区间的交流,改变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习惯。

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也必须静下心来努力精钻业务。学生课堂时间的减少,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在教育这一块,从教师工资的不断改革,绩效工资的变革。也使我们认识到教师的优化教学是势在必行。教育部采用了软硬皆施的办法,剔除工资的吃“大锅饭”现象,要求教师拥有精湛的业务素养。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个常在高三物理一线教学的教师,我们要常思考这问题的深刻含意。

实践应用的加强更应让孩子们拥有自己更多的时间空间,这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课外。所以学校家长要共同参与,共同关爱。优化教学和减负都是势在必行了。

有望教师教育有大幅度质的提高,有望2010年江苏物理试卷再创辉煌,有望还孩子一个轻松、自由,能不断锻炼自己的一个空间,让祖国的花朵能在国际上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江苏物理考试说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