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

作者: 吴少锋

摘 要:1、充分运用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美的情境;2、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启发引导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3、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队列美; 环境美; 语言动作美; 教师主导作用; 激发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36-001

积极情绪,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积极作用。它能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力,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并积极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始终情绪高涨地上好体育课。本文联系实际探讨一下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充分运用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美的情境

1.队列美

一堂体育课的开始,学生精神焕发做到快、静、齐地站好队伍,等待老师上课,这样可以使人产生严肃、认真的快乐感,为上好这堂体育课创造了一个美的情境。但是,如何创造这样美的情感呢?通过实践经验证明,队列是枯燥的,教师既要端正学生轻视队列的练习思想,又要根据中学生队列教材的特点,严格训练与要求,力求动作整齐统一,精神饱满,并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采取举行班级队列操练比赛形式。通过比赛,促使各班积极进行队列操练,使队列动作达到整齐统一的要求,让同学们陶冶在一个美的环境中。一但队列美成为全体同学的共同愿望时,谁也不敢轻易破坏,个人的意识深深地渗透在情感之中,形成了情感的倾向性。

2.环境美

一堂课首先给学生直觉感知的是场地器材布局,杂乱的环境使人产生不愉快,整洁美观的环境使人产生美的好感。所以,在一堂课前打扫场地,保持场地的清洁卫生,很有必要性。此外器材的布局务求美观,井井有条,使学生以景动情,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情感。例如:上铅球课,在课前把场地上的树叶、纸屑以及其他杂物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用石灰划上清晰醒目的投掷区,并标上投掷远度,在练习中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涨,收到了很好的上课效果。

3.示范讲解语言动作美

示范讲解,是使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概念的向导。因此讲解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例如:前滚翻团身要像球一样圆。这样的语言形象生动,学生容易理解。同时示范动作要“规范”化,要富有深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动作准确、优美,可以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学生有想学,爱学的欲望。例如:肩肘倒立这个动作,老师示范时,从并腿伸直坐垫姿势开始,后倒自然,夹肘、撑腰与伸髋挺身,直至脚面绷直。动作做得优美,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学习积极性很高,甚至下课钟声响了,同学们还是余兴未减。

二、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启发引导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

所谓年龄特征,是个体在发展的某一年龄阶段生理、心理上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因此,在确定课的目的内容、运动量与运动组织形式时,必须考虑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

1.少年表现活泼、好动,充满朝气。特别喜欢在活动中开展竞赛,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并且有集群的倾向。因此,课的内容过于简单,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不能激发他们愉快的情绪,不利于技能的提高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容易使学生产生松懈情绪,甚至养成轻率从事的习惯。但运动量过大或组织形式不当,有会对学生的健康起不良影响,阻碍机体发育,使学生因此丧失信心而畏难退却,降低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学生体育锻炼的情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所以,我在选择教材时,除了根据学校的场地和当时的气候条件外,尽可能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进行。如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我把学习排球这一教材安排在中国女排的比赛期间。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介绍排球的技术和战术,另一方面组织学生收看比赛实况。我国女排娴熟的技术和顽强的战斗作风,激励了同学们为振兴中华,为国争光而练好排球的雄心壮志,一时全校掀起了打排球的热潮。

3.由于青少年身体的变化而产生的身心不平衡,情绪、情感带有较明显的两极性。例如:中学生偏爱球类运动。但是他们都想让自己的身体长得健美结实,因此,我根据青少年的这一是生理心理特点,加强了体育锻炼的目的性教育,强调体育锻炼对身体全面发展的意义。在教跳远时,着重说明跳远运动能够发展腿部力量,起到增长身高的作用,学生对这个客观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便产生了一种相应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也就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跳远,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和矮个子同学锻炼的兴趣更浓。

其次,青少年特别是少年的情感,主要是和具体的对象相联系的,他们最容易被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和英雄事迹所激励和鼓舞。例如:我在教前抛实心球,个子小的女同学抛的不远,情绪下降,我便用雷锋在军训时,开始从投掷手榴弹不及格,到经过刻苦锻炼,最后达到优秀成绩的故事进行启发教育。同学们很受感动,不少同学三三两两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练习,最后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了。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中,学生的情绪变化,还受到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影响。教师既要注意外表美,还要注意内在美,形式美和内容美统一,成为学生的表率,给人和蔼可亲的感觉。

教师的爱可以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并能激发学生潜藏的力量。反之,会使他们分散精力,削弱智力,变得消极、涣散。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调动感情的前提。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能力薄弱,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因此,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特别是对待基础差的学生,力求不简单粗暴,不急于求成,而是既耐心教育,又严格要求,既热情帮助,又讲究方式方法。这样,原来不爱运动,害怕脏、怕难的部分女同学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在体育教学中实践证明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