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和体育运动对建立中小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作用
作者: 张义飞 刘 杰 赵 喆 温路广摘 要:中小学生获得自信心和自尊心来自于成功的体验,特别是在运动领域。教师应该给所有中小学生提供成功体验的机会。此外,有些情况下中小学生最终可能会失败,但是他们学会了坚持并尝试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这些对他们来说同样具有价值。为中小学生提供挑战性的竞赛机会,可以增强中小学生的自尊心。
关键词:游戏; 体育运动; 自信心; 自尊心
中图分类号:G804.85 文献表示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53-001
游戏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小学生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必须通过活动来认知其周围的世界。他们通过活动来认知并通过认知来活动。他们需要从堆积、拆散、投掷、追逐甚至是自己身体的移动中来获取体验。游戏是受快乐原则支配的,游戏往往给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主要表现是游戏能发展中小学生的成功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1]
运动给中小学生提供了通过他们的能力感知自信心的机会。如果中小学生被鼓励尝试活动性任务,例如站在一排连续拍球10次,而下周连续拍球20次,他们就会设置目标并为之争取奋斗。这样就教会他们努力工作和练习的价值。等他们达到目标以后,他们就体验到了成就感。
1、通过身体练习发展自信心和自尊心
中小学生开始在他们所拥有的体验类型和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反馈信息种类的基础上形成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如果中小学生感觉自己很有竞争力,教师必须提供关于他们自己成绩表现的适当信息。教师仅仅是鼓励他们去尝试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一定要有选择性地给他们提供适当的运动强度,并且确定这个孩子是否适合这个特定的运动强度。
一些研究者发现,教师倾向于给被不认为有能力的男孩儿或女孩儿强化运动刺激,而不是给被认为有能力的孩子。这一“期望”是一个恶性循环。成年人认为给中小学生强化简单的任务就不能取得预期的目的。恰恰相反,给他们鼓励并提供反馈信息则会帮助他们提高运动技能,而且还能使成年人知道中小学生其实可以做得更好的,而且,高水平的运动技能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成功和失败在中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同样重要。成功虽然对孩子们很重要,但教师在教给孩子们的动作上应该划出高低不同的水平。不管怎样,他们还发现,仅仅是成功并不能给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在失败中让中小学生知道,他们对什么是可以控制的、什么是得心应手的,那些方面是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所有这些对他们同等重要。让中小学生知道失败和成功并不是结果,只是在其他许多诸如努力、能力等因素方面不够而已。所有这些体验将会让中小学生找到自己失败或成功的原因所在。
2、给中小学生以相匹配的运动挑战
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自尊心的健康发展,在中小学生发展的潜力与任务的难度之间取得适当的匹配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学生喜欢挑战。如果在非常简单的任务上取得成功只能给他们带来些许兴奋。相反,如果任务的难度比他现在的运动技能高一点点,那么将产生根本性的进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在让中小学生接触一套动作之前给这些动作编列一定的顺序。教师可以从易到难的顺序,间接地指导学生练习这一套动作。因此,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间接式教学。
间接的教学方式的最好例子是抓球游戏,当然这一游戏是被分为难度不一的层次的。男孩儿和女孩儿围成一圈,手中各持一个网球或是小包袋,这一难度递增的挑战性游戏会使每个中小学生活跃起来。
你能把球抛向空中然后接住它吗?
你能把球抛多高还照样可以接住它?
你能把球抛向空中,击掌一次,再接住球吗?
谁能把球抛向空中,然后手触地,还能接住球?
谁能把球抛向空中,然后身体旋转一周,还能接住球吗?
谁能把球抛向空中,多转几周,然后接住球呢?
在你把球抛向空中到把球接住这一时间段内,你还能做什么其他的动作吗?[2]
通过给中小学生提供难度系数递增的游戏活动,他们就可以通过成功的体验取得进步。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动作的变化之处不是谁可以击掌次数最多?而是在你接住球之前你能击掌几次?这一游戏还可以设计得更富有挑战性.例如:“谁能做得比昨天转圈次数多几倍?”对于最优秀的中小学生可能是4倍,而对于其他中小学生来说可能是2倍。然而,对于所有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他们的技能提高都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学生们参与活动的成功体验同样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对体育运动和身体适应能力的良好态度。今天中小学生较差的身体状况可能是他们缺乏对身体运动的动机。通过参加一些引人喜欢的身体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中小学生的身体适应能力,而且还可以学习一定的运动技能。中小学生一般喜欢模仿动物的行走方式,这样也可以教会中小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合适的体育活动项目对中小学生获得最理想的运动技能至关重要。学生的体验活动应该由专业的体育教师来设计和规划,构造一个发展的、递增的活动方案要求这些运动技能必须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并且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层次调整运动技能的要求。
3、结语
游戏和体育运动为中小学生体验自身运动的能力和潜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而中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恰恰来源于成功的体验。教师应该给中小学生提供一系列难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体育运动与游戏,采用间接式的教学方式来因材施教。中小学生则从成功和失败的运动体验中建立了自尊心与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杨保健.体育游戏的特征及其对少年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3(1):61
[2]Linda K. Bunker,The Role of Play and Motor Skill Development in Building Children’s Self-Confidence and Self-Esteem,Vol.91, No.5, May, 199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