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普通高校本科生体育用品消费调查研究
作者: 张斌彬 寿 涛摘 要:本研究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文献综述、数理统计、逻样分析等方法,对保定市本科院校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定市高校大学生体育用品的需求较旺盛,市场潜力较大。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用品; 消费;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122-001
一、研究目的
对保定市高校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消费的相关因素。并以此为据,提出促进其消费的意见,为该地区采取相应措施发展体育消费提供一定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以保定市11所高校,(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大学、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农大现代学、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河北金融学院、河北软件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等)在校全日制本科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样本总量1000名(男生548名,女生452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各为:202人、350人、267人、181人,调查和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覆盖面和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有关学校在校本科生使用的体育用品的20项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64份,回收率96.4%,有效问卷926份,有效率92.6%。
2.访谈法:对部分学生进行需求选择等相关问题的访问,获取直接的建议性见解。课题组到一些企业进行了访谈,对问题的设计请了有关经济、体育方面的专家进行讨论。
3.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有关体育方面消费、产业、经济学的资料,有关体育用品市场的论文,了解了现阶段体育用品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法:运用SPSS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了类比、推理、演绎等方法对统计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了相关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体育用品的消费结构
调查显示出保定市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用品的需求量大,需求种类多,体育用品市场品种多、规格多、门类杂、品牌多,据统计有三百种之多,但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上。反映出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很高,但由于场地、设施、项目等方面的限制,制约青年学生向多极化体育运动的发展。
(二)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用品的需求量大,对体育器材的平均消费价格为58元,男女学生对运动服装的平均消费价格分别为120元和100元。大学生体育用品的消费层次随着他们的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增高,减少而降低。
(三)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的品牌产品
从调查可知:保定市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追求品牌的心理倾向,有65%的学生表示在购买体育用品时会注重商品的品牌。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品牌产品会倍受大学生的青睐。
四、影响保定市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的因素
(一)家庭经济收入是影晌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由64.7%的大学生是由于经济原因影响了自身的体育用品消费。人们能接受的体育用品消费价格只能依实际情况而定,人们必须首先满足生存需要,然后才能追求发展物质和精神享受。
(二)价格是影响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的重要因素
河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大部分学生来自于省内,并且城乡差异较大,虽然该地区大学生对体育用品的需求量大,但大部分的体育用品只集中在少数城市学生手中,农村学生的体育用品拥有量较小。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市场上体育用品的价格普遍偏高,特别是中、高档体育用品,一般售价都在二三百元以上,远远高于该地区大学生体育用品的平均消费水平。
(三)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对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的影响
学生参与各项各类体育活动的时间由自己所支配的空余时间决定,而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的多少与其参与体育活动时间长短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学生其用于体育用品消费方面的支出较大,反之则较小。
(四)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项目制约着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学生良好的体育用品消费与学校项目的开展有紧密的关系,学校的场地、设施、项目开展程度、锻炼氛围等开发不合理,制约着大学生的体育用品消费。
(五)心理对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的影响
生命在于运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往往是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人群,相比之下那些身体条件一般或较差的人群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会有一种自卑倾向,久而久之会产生“体育对自己不适合”心理,因而对体育敬而远之,或者只是参与一些观赏性的体育活动,要加大对学生锻炼心理的辅导,使他们形成积极的锻炼意识。
总之,体育用品消费作为体育物质产品的消费,是一种重要的体育消费内容和体育消费形式。体育用品消费在保定市高校大学生生活消费结构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是大学生生活消费的一项内容,并已成为大学生用以增进身体健康、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所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
建议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体育消费观。充分发挥学校主管部门的职能,发展学校体育俱乐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体育消费。并且,要面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多方面筹集资金,吸引各界人士投资建设学校体育设施。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保定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编号:2009XSK025)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裴立断,武志峰.西北地区体育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5)
[2]蔡军.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4)
[3]詹建国.中国体育用品名牌战略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