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与音乐欣赏
作者: 王 莉摘 要: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音乐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067-001
欣赏教学除了有声乐曲、器乐曲和音乐理论等知识外,还包含文学、历史、地理等知识,它能使所有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是不相同的,所以同一首曲子让学生听,他们的感受是不完全一样的,因为音乐欣赏本身就是一次再创造,一种创新。如何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认为应抓好四个结合。
一、听与看相结合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艺术的形象是看不见的,它必须通过学生听来感知、认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但听的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到听觉疲劳,而在欣赏中把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就不一样了,学生消除了疲劳,欣赏效率也高了。如在欣赏《保卫黄河》时,先让学生看一段黄河的录像,再播放乐曲,这时音乐中气势磅礴、曲调雄伟的合唱和画面中波涛汹涌、奔腾不息的黄河融为一体,学生这时产生了感性认识。然后再给他们介绍这首乐曲的内容、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冼星海。复听时学生就能感受出万山丛中的抗日英雄青纱帐里的游击健儿,拿起武器,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音乐主题,仿佛置身于黄河岸边的情景之中。
二、听与说相结合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可以说音乐和语言是孪生姐妹。欣赏教学中说与听的结合,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间的差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欣赏和表达能力。欣赏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先不把曲名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情体验感知音乐,听完再让他们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我再写出标题,用启发式的语言讲解乐曲的内容、情绪、风格。学生复听时就能理解音乐的内涵了。如在欣赏《赛马》时,先让学生自己去听,听完有的学生说:“这首乐曲很热烈,很欢快”,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群人在进行赛跑……”还有的说出这是二胡和扬琴演奏的。等他们说完,我出示曲名,告诉他们这是一首二胡独奏曲,描绘了内蒙古人民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的情景,旋律悠扬流畅、抑扬顿挫,表现了群马飞腾、紧张热烈的气氛。然后再让学生复听,边听音乐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分析各段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及每段不同情感及风格,这时的学生理解了乐曲,越听越爱听,都喜欢上了这首曲子。
三、听与想相结合
爱因斯坦说,“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音乐培养了爱因斯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能引起人的共鸣、激情,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入的思想境界。音乐欣赏能使人加强记忆,发挥想象,启发思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艺术由感而发,由情而动,具有抽象性、多解性、模糊性等特点。一个乐曲主题,可以向任何方面作无穷无尽的发展,给人一种推动的力量,激发人大胆地、跳跃式地设想。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活动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有描绘性的音乐如《百鸟朝凤》,有情节音乐如《龟兔赛跑》,有音响感知与感性体验引起的自由想象如《二泉映月》等。如在欣赏描绘性的音乐《战台风》时,首先让学生听辨演奏的乐器,再感受其音乐形象,听出五个段落的主题,第一段节奏快速强烈,表现码头工人紧张有序的劳动情景;第二段描绘台风呼啸;第三段表现战台风情景,音乐逐步推进,气氛紧张;第四段宽广清新的旋律描写台风过后,雨过天晴;第五段表现人们休息后又投入紧张的劳动之中。让学生围绕各段主题分出段落,再通过涂颜色,画画写作文等方式把自己体会出的情绪表现出来。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使学生随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塑造出更多更完美的音乐形象,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听与动相结合
儿童天性好动,他们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边欣赏音乐边动作更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及人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反映,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在音乐训练中,只训练耳朵或嗓子是不够的,人的整个身体都必须经受到训练”,他强调儿童应用动作来解释音乐。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音乐拍节奏、听音乐编动作、听音乐唱主题等形式,可以使学生情绪愉快,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大胆创造,从而达到审美、健身、掌握技巧的目的。在欣赏《龟兔赛跑》时,当同学们一听到这熟悉的音乐故事,立刻全身产生动力。有的模仿骄傲调皮的小兔子走路,有的模仿沉稳谦虚的小乌龟爬行,全班同学随音乐扭着身体,这便是即兴创作,学生的参与更能帮助他们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又如在欣赏《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时,让学生自由地学习骑兵的动作,再教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学生边听边哼唱边动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正如黑格尔所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培养一个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见,在一个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社会,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因为它是一切创造的前提、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