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高音唱好
作者: 窦建平摘 要:正确的声音概念、良好的发声习惯,是把歌唱好的前提。而唱好高音又必须具备精确的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歌唱状态。把技巧、声带、呼吸、用力、意识这些关系捋顺了,高音就可以唱好了。
关键词:歌唱; 唱高音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093-001
正确的声音概念、良好的发声习惯,是把歌唱好的前提。而唱好高音又必须具备精确的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歌唱状态。把技巧、声带、呼吸、用力、意识这些关系捋顺了,高音就可以唱好了。
一、歌唱是人类的本能
你听过工地上强烈的号子吗?你听过雨夜盲女的哀吟吗?你听过快乐的山歌对唱吗?这些人从未受过声乐训练,但他们的声音也同样令你震撼,他们在发挥自然的歌唱本能,用最纯粹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怀。歌唱中所涉及的关于呼吸、发声、共鸣、高音的一切问题,都逃不出自然条件,连带一切的物理条件,都是根据自然产生的。
歌唱家在歌唱时,喉结是相对稳定的,但心力可以左右它。在歌唱时,喉结的作用,全是自发的。歌唱家唱歌时,想唱什么音,声带张力与震荡次数就会完全与思想吻合。发声时自然要用横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的力量。人生来就有一种天赋的能力,能够自由地并带有表情地使用声带。
二、从自然习惯中摘取高音的状态
我们做任何一种运动,比如推铅球,一定要先有举得起铅球的力量。练武术的人为了增加手脚的力量,先练挑水,手脚有了力量后,才可以在舞大刀时不至于脱手飞了出去。我们的声带,要能够抵抗下面送上来的高压,才能发音。有人问,在高压的情况下,声带发出声音会不会发生喊叫的情况,会不会喊破声带呢?不会的,只要保持正确的呼吸及歌唱姿势,是不会喊破的。至于高音的位置及掩盖的问题,你的高音还未喊出来,又怎样去定它的位置呢?
一般来说,唱高音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们从来不去用它罢了。一个女孩子从未受到过声乐训练,她永远不会相信自己能唱高音,但当她突然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吓时,她会情不自禁的尖叫起来,而这一声尖叫是她平时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出的声音。所以不要有顾虑,要大胆地喊出高音,多喊是有好处的。
三、呼吸及姿势
我们如果有机会碰见一件令人十分吃惊的事情而失声尖叫,一定要回味那个喊叫的姿势,试着拿来唱高音,喉咙的自然吸进、横膈膜的最快速度的支撑以及惊恐万状时张开的颌关节,都是唱高音的最好准备。我们把气吸到小腹、腰的周围,腹肌的力量对气息形成高压,将口腔张成受惊吓的形状,控制着气压发出声音就对了。
四、关闭及掩盖
我对关闭的见解是:关闭下面的共鸣腔,而打开上面的共鸣腔。我们唱高音是需要头腔的共鸣,那就需要提高软盖。至于今天有人用“掩盖”这个名词,我认为比较好,他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点掩盖,就好像上面有一只碗,覆盖着高音一样。
至于今天我们用“掩盖”代替“关闭”来解释,那是很明智的。但我们唱高音时,我们的上腭向上提,软口盖升高(打哈欠状),气压向上挤,聚到上面,形成一个像教堂那样的圆顶空间,也就是要让气体充满这个空间,这样,才会发出漂亮的声音。如果上面打不开,空气上不去,哪里还有高音呢?所以,用“掩盖”也表示了声音向上集中的意思。我们可以再做一个实验来找到这个感觉:当我们打哈欠的时侯,会感觉到上腭部分有凉飕飕的感觉(平时感觉不到),那就是上面有了一个空间,气息也进去了。嘴越是张大喉咙越小,所以,不用害怕更高的音,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气息来支持高音,而急速的气息,是靠平时的刻苦练习得来的。
五、支点与对抗
如果用双手举起一副石担,我们的脚是向下踩的,土地是起向上托的作用;我们的手向上推,而石担又是向下压。于是,我们就有了四个方向的力,脚和地面产生了一种对抗,手和石担又产生了对抗。我们人的身体等于气柱,小腹和声带是气息的两个支点。气息往上走时被声带挡住,这里也有“力”的对抗问题。那么,在唱歌时小腹的支点有无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向上还是向下?关于这个问题是有争论的。唱歌时,气息不停地向外流出,气柱越来越细,同时,腰肌也紧张起来,帮助压迫肺中的气以一定的流量呼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把“支点”老是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而不随着气息的运用向下移动呢?但我们不可忘记,尽管支点随气息的呼出不断的向下移,一定要保持住小腹外张的力量。横膈膜和声带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支点也逐渐改变位置,怎么可能老是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动呢?
我们通常用搬钢琴的办法来体会支点与对抗。一个人要搬动沉重的钢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在试图搬动的一瞬间要的支撑和腹肌的对抗达到最原始状态,而这就是唱高音时的发力状态。
如果我们站在木板上,吸一口气,然后将气闭住,张大口用力拉木板上的绳子,就可以感觉到什么叫对抗了。这时,我们的脚增加与地面的对抗,同时也增加了体内的气息与声带的对抗,这样高音更容易出来。我们还可以用两张白纸,用手夹成两层,缓缓用力吹,纸张的振动缓慢,声音低沉,如果快速的用力吹,纸张的振动迅速,声音高昂尖锐。从这一次比较中就可以感觉到唱高音使用的气息和姿势了。这是我多年来学唱高音和教唱高音的心得体会。针对很多学唱者的“恐高症”,摸索出来的一点经验,希望能对所有的声乐爱好者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