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工习惯管理

作者: 阴月华

摘要:图书馆员工习惯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就图书馆员的工作习惯的培养笔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习惯;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57-001

一、习惯管理的概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有效的管理应该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都能够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该做什么、怎么做应该是一种习惯,不需要督促。”所谓习惯管理,就是寻找组织中员工普遍具有的、对组织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习惯,并对它们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对员工习惯有效的管理将事半功倍地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更快地实现组织目标。习惯分为三大类:好习惯、坏习惯和中性的习惯。习惯的好坏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所谓好习惯,就是有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习惯。而坏习惯则对个人目标的实现有负面的影响。目标的变化可能使原来的好习惯变成坏习惯,也可以使坏习惯转变为好习惯。站在组织的角度来看,员工的好习惯就是那些对实现组织目标起促进作用的习惯,而坏习惯就是与实现组织目标相违背的习惯。组织必须根据自己特有的文化来界定员工身上普遍具有的、对组织发展至关重要的好习惯和坏习惯,把它们作为习惯管理的主要对象。而习惯能够缩短思考和行动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完成任务的速度。

二、图书馆员工应具有的良好职业习惯

多数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有良好习惯:有的习惯以“您好”作为见面语,把读者当做自己的亲人;有的习惯于每天上提早几分钟上班、打水、搞卫生,给读者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有的习惯于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无怨无悔;有的习惯用一种包容的心情对待读者的违规,给读者带来心情的愉悦;有的习惯在空闲的时间进行图书馆业务研究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有的习惯在夜半时分去思考每天的工作,在反思中提升。林林总总不外乎以下几点:

准时守时的习惯:准时守时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是否在按时到达,并坚守到下班时间,更体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遵守时间的人往往很懂得规划自己的生活,也更值得组织信赖。图书馆的领导要引导员工在工作中养成准时守时的好习惯。通过各种方法把时间观念播种到每个员工的心田。

文明礼貌的习惯:图书馆是一个服务行业,面对众多的读者,不管心情多么不好,都能很快进入工作角色,面带微笑,礼貌地与到馆读者打招呼、周到地为读者服务,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让读者以愉快的心情度过在图书馆的每一时、每一刻。

负责担当的习惯:对工作多一点担当,多一点责任心。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主动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职责,注重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是每一个员工应具备的工作习惯。

学习研究的习惯:学习研究对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服务能力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学习、研究新技术、新知识,才能使自己拥有与时俱进的眼光和谋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总结反思的习惯:工作了一天,看看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读者还不满意,需要改进,必要时可以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反思可以促进员工个人成长,可以让工作更加完善。

三、图书馆员工良好工作习惯的培养途径

1 以文化引领员工习惯

组织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在无形中孕育员工什么样的习惯。如果员工的习惯与组织文化相符,这个习惯就会被扩大、被强化;反之,如果员工的习惯与组织文化相违背,那么这个习惯很难长久的生命力,员工会在组织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下抛弃原来的习惯。组织倡导什么样的做事风格和氛围就有助于什么样的习惯的产生和发扬。相反,那些在组织文化中难以得到认同的习惯,就会在群体的影响力下逐渐淡化。

2 以制度规范员工习惯

如果员工的某些不良习惯对组织影响很大,必须进行规范。通过制度建设,把组织倡导的和反对的行为明确地界定下来,员工的行为就更加容易得到规范,向着图书馆希望的方向发展。比如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并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上班迟到、工作时间玩游戏或不在岗的员工发现数次要取消年终评优资格,而表现好的员工应该得到一些什么具体的额外的奖励等。奖罚分明、落实到位。对违规者是一种警示,对踏实肯干的员工是一种鼓励。员工自然而然会养成好习惯、摒弃坏习惯。

3 注重细节强化培养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必须从日常工作细节人手。因为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都需要经过自觉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定型。应鼓励并提倡员工进行自我教育,在实践中做自己的行为习惯的主人而不要变成奴隶。细节犹如美人颈上的一串珠玉。少了珠玉,美人固然仍是美人,却不免少了照人的风采,看时必然抱憾。所以说,将细节变为我们的习惯,理应是我们追求的人生态度。好习惯养成了,服务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