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小学过渡时期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

作者: 杨为民

摘 要:本文从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改进他们的学习策略,以及让他们体验成功、追求卓越等方面来引导这些学生调节好过渡时期学习适应心理上的矛盾和不和谐。

关键词:过渡时期; 非智力因素; 适应环境; 体验成功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83-001

刚进中学的许多小学生,个个踌躇满志,信心十足。然而,进入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后,许多同学的成绩会很不理想,这不但使许多同学灰心丧气,更让家长们吃惊非小。很多家长把原因完全归结为中学的管理和老师的教学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上中学后考分上出现了差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是学习目标引起的差异。为了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轻松愉快的成长,近年来小学实行了等级评价制度,大多数学校淡化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所以小学的孩子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中长大的。

二是课程难度引起的差异。小学教学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中学各学科知识进入科学边缘。

三是人的遗传基因引起的差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决定人成才的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其中遗传因素是排在第一位的。

实际上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与他人不同的特长。家长的任务是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四是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指人的性格、意志力、对事物的动机及兴趣的总和。作为班主任对这些看得很清楚。许多同学在小学表现不错。平时学习有爸爸、妈妈的辅导,生活有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但自从生入初中后,在学习中焦急忧虑,神思惶惑,坐立不安。对待人生消极自卑,行为懒散,自暴自弃。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他的成长与发展。

许多小学生进入初中后,面对的教育环境变了,老师的教法变了,学习的科目多了,教学内容也抽象了许多。但他们还是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去对待中学的学习,还是依赖爷爷奶奶的辅导学习,从而导致学习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大都是一时性的心理失调。一些同学在小学升初中的发展过程中,原有的适应性机制(依赖爷爷奶奶的辅导等)不适应了,而中学的自主学习的适应机制尚未建立。加之许多同学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认为自己天生愚笨,产生了自卑心理,这更加重了他们学习适应不良。他们学习适应不良的产生有其主客观因素,主观上是自我意识发展缓慢,自主学习较差。客观上是爷爷奶奶对他们过分溺爱,使他们产生依赖心理,爸爸妈妈多外出打工,与他们沟通太少,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在年龄上有太大的差距,以及意志观念上的落伍,使这些学生产生了行为上偏差。

针对以上这类同学的具体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心理调节措施:

首先,帮助这些同学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进入中学,环境变了,学习内容增多了,学习的方式也要改变了。自己一时还没有完全适应,导致成绩暂时落后,并不可怕。只要自己树立信心,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是可以赶上甚至超过其他同学的。我们采用自信心增强措施,对这些同学进行训练。让他们进行自我观察,找出消极的自我意识。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同时要改变家长的观念,家长的认识正确了,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的过渡。千万不要因为第一次的考试成绩不好就对孩子采取“恶补”措施,要明白这是正常情况。正确认识和发现孩子的潜力,对孩子已经努力了,达到的学习水准,予以肯定和鼓励。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认准孩子的智力发展趋向,支持孩子选择,不可揠苗助长,不可舍长就短。不灰心、不放弃。不能因为孩子第一次中学考试分数比小学下降了,就认为孩子“没有希望了”,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那样,你的孩子可能连本来具有的潜力也被你弄丢了。

第二,增强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鼓励他们住校,一方面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离开家庭的“温床”,摆脱爷爷奶奶对他们的过分溺爱。另一方面增强他们自立的能力,逐渐培养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刚进初中的孩子,年龄都很小,他们的自立能力都很弱,甚至有些孩子生活还不能自理。老师要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他们。一开始,老师要和他们一起吃,一起住,帮助、指导他们整理好宿舍的内务,指导他们洗衣、刷鞋,指导他们铺床叠被,指导他们打饭、洗碗……一段时间过去,这些孩子改变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小姐习性,增强他们自主自立能力。

第三,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对他们进行学习策略训练。不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课堂上,让他们在学习小组中参与讨论和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对于中学学习科目增多,学习任务繁重,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安排还一天的学习内容和具体的时间进度。使他们的学习有条不紊地开展。比如,早上安排英语、语文的阅读、背诵等。中自习对上午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整理好学习笔记。晚自习除了对下午所学内容进行复习整理外,还要对一天来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学习写各专业日记,如学习写数学日记、记录当天数学学习中的知识、思维方式、学习感想等。写英语日记,用所学的英语词汇表达学习体会等等。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这些同学很快适应了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节奏,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信心,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第四,让他们体验成功、追求卓越。当他们学习上、生活上有了明显进步时,组织家人、同学老师分享他们的成果和快乐,让他们沉浸在学校、家庭等外部世界的认同环境中,对自己的命运负起责任,进而认识生命的意义,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施忠范.小舟驶进了中学的港湾,《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9期

[2]孟祥友.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中小学过渡,2006年9月8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