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教师思想道德建设
作者: 王建华摘要:学校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贯彻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学校负有重大使命。教育战线落实“以德治国”,就要做到以校修己,以德育人。师德修养,必须学会掌握科学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师德修养就无从下手。
关键词:社会;师德建设;教书育人;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126-001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中,道德建设离不开道德教育,学校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贯彻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学校负有重大使命。教育战线落实“以德治国”,就要做到以校修己。以德育人。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进行锻炼的结果。师德修养,必须学会掌握科学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师德修养就无从下手,下面我结合实际,就加强师德修养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师德建设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开放性。信息化时代,教师在广泛接受各种信息、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深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这就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开放。二是系统性。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三是时代性。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文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备受重视。
(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师德凝练和展示着民族优秀文化,如明礼诚信、敬业爱生、严谨笃学、诲人不倦等,都值得继承和发扬。近年来,充分挖掘根植于地方沃土的优秀民族文化,努力寻求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点,不断赋予师德建设新的内涵。
(二)师德与师能的关系。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高尚的师德是提高师能的前提,精湛的师能又是实践师德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师德建设又必须放在首位。我们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始终把师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先后开展了教育法律法规培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和教师礼仪培训,进行了端正教育思想和师德师风的大讨论。最近又开展了师德集中教育、举办师德论坛和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教师的平凡岗位上,用生命和汗水谱写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树立了身正为范的师德楷模。
(三)育人与尊师的关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只有真正教好书育好人,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而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又是提升教师素质、造就高尚师德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师德教育与人文关怀和人本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既对教师严格要求,又注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二、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
中华民族历来将“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形象的典范,并且在不同时期人们总是对教师寄予崇高的道德期待,这正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优秀传统的体现。
道德是用以规范社会关系的,是每一个个体籍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是通过师生教学互动方式来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德育必居首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方向性、目的性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誓言。教师作为这一道德誓言的践行者,要通过教育活动,把一个个未成年人培养成能传承和创新文化,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教师的特殊角色及其职业特征,要求其人格和行为必须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必须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负有积极影响、正确引导的责任。
在教师职业追求专业化已成为迫切需要的形势下,我国教师教育也正在步入这一进程。我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首先在于其工作有一套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伦理标准,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践行教育道德誓言,要承诺在教育方面的道德责任。一个教师能否承担道德责任,与其专业化水平、德行品质密切相关。从孔子、陶行知,以及在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代表,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教育成就,无不与个人所具有的爱国心、民族自尊心以及师德修养有关。道德为教育活动之本,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师德传统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培养和弘扬优秀师德传统,是师德建设的基础。今天,在追求现代化和面向世界的进程中,社会的快速发展急需不断革新和重建社会道德,而在伦理道德上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正是改善教育工作和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在要求。
从教育本身来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以及未成年人品德形成中的新问题,都对包括教师道德素质在内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道德的基础首先是对学习者的关怀。传统师德也讲教育之爱,但今天的教师关怀不再是单向的,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强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负责任的,是彼此能感受到的。在今天,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对那些由于社会变迁、生活和家庭的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未成年人,更要倍加关爱,给予尊重,因为情感是道德的基础,自尊是道德的起点。
总之,教师的角色变得多元,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创造者。他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家长社区的沟通者,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守护者,尤为重要的是他要在未成年人面前带头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正是现代教育生活本身的更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元,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不断生长、日愈丰富,由此而催生和锤炼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师德品格。